Skip to content

本站分享

心念一轉,事情就會變成不同

有一年冬天,「如樂」考上特考後分發到北港工作,從住家騎摩托車到上班的地點約十公里;如樂每日受著冷風吹襲的舟車往返中,沒多久就染上感冒,洽巧隔壁單位在裝潢,鋸木頭時的木屑與味道,加上感冒,整整三個月,如樂每次的咳嗽聲調就像嚴重的哮喘聲,聲音大得驚人。照過X光,吃了感冒藥,不見病情減輕,反而更加嚴重。

一日,同姓的測量員到櫃檯交件時,見如樂咳得如此不像樣,便對她說:「X小姐,我見你咳得這樣難受,這樣咳好嗎?我介紹你吃一道民間的偏方好不好?」

「什麼樣的偏方?」

「你去市場買一隻雞,要賣家不要將整個胸腔打開,只需在腹部開個小洞,將內臟拿掉,然後把幾味中藥放進去,整隻雞用蒸籠蒸熟,就喝蒸煮出來的湯汁即可。」

如樂心裡想:拿別人的命來換自己的命,我寧可咳死也不要這樣做。

於是敷衍了對方,並沒有真的照做。

說也奇怪,當時的如樂並沒有吃素學佛,但心中卻是告訴自己不可為了自己活命就吃他人。

沒有吃偏方,咳嗽依舊。

一日早…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5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極樂世界的「有情」眾鳥,能演揚妙法;這次再介紹「無情」的風、樹、羅網,也能隨風自然演奏微妙音樂。

佛又告訴「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從這段經文我們就可以了解,整個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清淨法身所變現的,絕對不是業力所感的世界。蓮池大師說:「極樂世界處處都是『佛寶』,不管是眾鳥或是行樹、羅網,都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極樂世界的人民,不但有安穩的果報體,更重要的是在極樂世界,能跟「佛寶」經常的接觸,你整個大乘的智慧善根,就一天比一天增長,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娑婆世界「佛寶」的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遇到的都是妄想的境界。請諸位想一想,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跟人事因緣接觸的時候,你是「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還是「自然生起無明、妄想… 閱讀全部

見聞分享之八

「如心」與朋友第一次來寺後就歡喜要在除夕當天插八盆小品花供佛,並在在大殿內向菩薩報告她要在寂光插花的事;雖然發心一次要插八盆花,但花器卻沒有著落,難以置信的是三天後花器就一次找到。

就在除夕的三天前,她與先生到古坑一位客戶家裝熱水器,那天她並沒有跟先生一起進客戶家,坐在車裡無意間就看到對面房子內的角落裡有一塊木頭,她向女主人要這塊木頭,女主人說她在這個地方住十幾年了,並不知道自己的家中有她說的那樣的木頭,二話不說,如心帶著女主人熟門熟路的找到她看到的木頭,女主人問如心要這塊木頭做甚麼?如心說她想用這塊木頭到寂光寺插花用;聽說這個放角落十幾年不被利用的木頭會被拿去插花,女主人很爽快的答應。

得到女主人的首肯後,很高興的如心就對女主人說:我代替寂光寺的菩薩謝謝你送的木頭,並用我信仰的神明祝禱你與你的全家身體健康。

利用女主人家的洗手台一面與女主人聊天,一面刷著得到的木頭,刷著刷著,木頭慢慢浮現原有的…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4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極樂世界的眾鳥會宣說佛法,此次講經文:「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

佛陀恐怕舍利弗及其他弟子會懷疑:西方極樂世界,既然沒有痛苦,為什麼還會有這些畜生道的鳥類呢?所以佛不得不趕快向大家說明:「舍利弗!你千萬不要以為這些鳥兒,是由於前世造作罪業,才來受報投生的。為什麼不是呢?因為極樂世界是清淨的佛國,當然沒有畜生、餓鬼、地獄這三種惡道。舍利弗!那裡連惡道的名稱尚且沒有,哪裡還有實在的惡道存在呢?」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作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大願,第一大願就是「國無惡道」。《無量壽經》說:「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如果真有三惡道的話,那豈不是違背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嗎?

經文又說:「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許多的鳥兒,都是阿彌陀佛,為了讓極樂世界的眾生,… 閱讀全部

見聞分享之七

一清師姐為了增加自己插花的質感,因此就報名參加中國詩詞班。

一次詩詞班的學員們要舉辦一次聚餐,但臨時取消,可能群族中沒有通知得很好,當時只有上課的老師一人到場。

有一次一清帶女兒去參加某道場的法會,剛好遇到詩詞班的老師也在那個道場學佛。法會結束後大家就分吃蛋糕,可能無拘無束,也沒有注意蛋糕屑掉得滿地都是,於是等大部分人離開後,一清與女兒就主動留下來整理。

當這對母女倆蹲在地上整理蛋糕屑時,詩詞班的老師就站在她們倆的旁邊,一個人在那裏一直講一直講,講的不是很高興;蹲在地上的一清聽到一兩句話,覺得不太對勁,於是她就把念佛的音調變大一點,因為那位老師所講話會讓她有怒氣,但是也不能跟老師說。一清認為如果自己跟老師生氣,可能他就不來這裡學佛了,他學佛法的地方可能就沒有了。一清認為不能因為個人的情緒讓詩詞班的老師沒有學佛法,所以自己就一面整理一面念阿彌陀佛。

當天晚上女兒就問一清說:如果以前有人這樣罵您,那人…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