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本站分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9

  各位蓮友:

  此次再介紹上回所講的念佛方式,其中之一種:「痛切念佛」,就是生死心切,念得聲淚俱下。

  《淨土聖賢錄》記載宋朝的瑩珂法師,雖然是出家人,但不守清規、破戒、造作罪業。但他還是有點自省的能力,想想自己一生所作所為,將來必墮地獄,生起大恐怖心,請教同參道友,有什麼方法能不墮地獄?同參道友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痛哭流涕,有很深的感動,看完之後,他發心念佛求生淨土。

  他把寮房關起來,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一句佛號念到底。拼命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好好的修行,到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向阿彌陀佛要求說:「我劣根性很重,經不起誘惑,這十年,我六根接觸六塵,受誘惑又不曉得要造多少罪業,恐怕將來要往生靠不住,十年壽命我不要了,現在我就跟你走。」阿彌陀佛聽了他的話,也就同意說:「好!那三天以後我來接你好不好?」瑩珂就答應了。

  他把寮房打開,興高采烈向… 閱讀全部

至誠無價

《地藏經》第四品中提說到,光目女為了要救母親,請求羅漢告訴他方法,羅漢要光目女至誠念清淨蓮花目如來的名號,及塑畫清淨蓮花目如來的形像。

至誠心有多重要,它可以直接影響到結果。

煮雲老和尚在《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有這樣的一篇文:

有一個遠道來朝山的香客,因為他很有錢,所以買來的貢燭相當大,差不多有五六十斤一對燭。他到前寺進香時,正是進香的人最多的時候,香燈師忙著為香客點蠟燭,真是忙得應接不暇,這位香客把他一對大蠟燭,請香燈師點起來。當這對大蠟燭剛插上燭臺不久,又有其他的香客將貢燭送來也要香燈師父幫他們點上,於是香燈師把這位香客的一對大蠟燭熄下來,擱放著沒點,再點其他香客的燭。因此這位施主就大大不滿意寺中的和尚,說和尚貪心,有意把他一對大燭不點,存下來賣錢。

這個遠道來朝山的香客一怒之下就帶著一起來進香的小兒子回去。哪知這個愛子,不幸在半途得病死了,這位先生悲傷也無可奈何的買了一口棺材,把他的愛子裝… 閱讀全部

世間罪苦從何來?

《地藏經》第四品中有提到,光目女的母親因為生前喜歡吃魚鱉之類,又特別喜歡吃魚鱉的卵,因此墮到惡道去受苦;如果有學佛很多年的佛弟子已經斷了肉食了,但是每天只吃一顆或兩顆的蛋,而不是像光目女的母親一樣吃了整排整串的魚子,應該沒有甚麼問題吧?

有一位結婚多年的女子,非常渴望有個孩子,但不管怎樣求神就醫,一直沒有懷孕。一天在YouTube上聽了師父的開示於是親自到寺裡來,請求解決的辦法。

這世上有一種苦叫「求不得」。《大毗婆沙論》云:「求如意事,不果遂時,引生眾苦,故名求不得苦。」「事與願違者,即是求不得苦。」

師父當然也知道凡事求不得都是有它的原因的。於是就請人幫忙瞭解這位女子為何不孕的事。出來的眾生問她:你有吃素嗎?女子回答說有。眾生又問:你吃素沒有吃乾淨。女子很疑惑,於是師父問:你有吃蛋嗎?旁邊就有人善意的幫她問了一句:「大家都認為蛋是有營養的食物,而且在沒遇到佛法之前,我們每個人都在吃蛋,為什麼… 閱讀全部

習氣微小 苦報無邊

一個人的習氣很容易養成,在很多方面,人們習慣於固守自己的認知,不聽從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一味地「鑽牛角尖」,所以才會反反覆覆犯錯。其實這也是一種習氣。

比如,你本來對一個人沒有好惡之感,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如果身邊的人不停對你說這個人的壞話,說他多麼虛偽,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又做過哪些壞事…,在你的思想裡,他的形象就會不斷打折扣。當有一天,你親眼看到他身上有一些小缺點的時候,或許他只是提醒他人要注意自己的過錯,即使是對方一個口氣稍微重一點,你也會無限放大,認為難怪之前別人這樣說他,現在看來的確如此。當你不斷重複,習慣於放大他的瑕疵時,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就變成說他壞話的人所說的樣子了。所以你一直放大對方的缺點,覺得他就是那麼壞,請問那個時候心裡不舒服的誰?是你,而不是對方。

同理,情人眼裡出西施。如果你的阿賴耶識中曾不斷放大你喜歡人的優點並無限強化,對方在你心目中就會變成最完美的愛人…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8

  各位蓮友:

  上次有提到「晨昏十念法」,也叫做「十念法」,這是宋朝《慈雲遵式大師》也叫《慈雲懺主》所創造的,對於一些比較忙碌的人所適用。

  就是一口氣把佛號念完,不拘數目;然後再吸一口氣,把佛號念完,就這樣念十口氣,就是培養「專注力」與「相續力」。

  在《淨土聖賢錄》裡面,講到一個公案:

  宋朝有一個人叫「馬玗」,他是杭州的一個地方官,他的父親也是做官的,拜慈雲大師做師父,師父教他念佛法門,他就引導全家信奉佛教。

  「馬玗」剛開始學佛,並不了解淨土法門的殊勝,後來遇到「廣初法師」講解「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聽了之後起了大歡喜心,對淨土生起信願,就專修十念回向法,修行了二十多年。

  平日常以放生為佛事,治理國事都以慈悲恩惠為政策。無論課誦、經咒、或觀想西方,每天都有定課。往生前得疾病,自知時日不多,臨命終時,在大眾助念之下,端身正坐,安詳往生。往生之後的第二天,全家十幾個人同時都夢見他跟家人說:「我已得生淨土…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