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本站分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106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釋尊不厭其詳,將六方諸佛讚歎本經,一一介紹以後,恐怕有人會懷疑:「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把這麼多佛請出來作證明,這部『佛說阿彌陀經』究竟有多大的價值,值得六方諸佛異口同聲的稱讚呢?」所以佛才自動的提出問題來,又自問自答並加以解釋。

  《佛說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經名,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稱讚不可思議功德,都是讚歎西方的依報、正報,種種莊嚴功德。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夠對佛法具有深切的信仰,所作所為都是循規蹈矩,合乎佛法的要求,都可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此經所說的「善」是指:善根福德因緣成熟,聽了此經,深信不疑,發願求生,就稱為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經受持者」:蕅益… 閱讀全部

為何吃素不吃五辛(葷)?

相信各位已茹素、學習茹素及葷食的朋友心中勢必都曾有這個疑問。五辛也是植物,但為何吃素的人及僧人都不碰這些呢?

所謂素食,不僅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連蔥、洋蔥、韭菜、大蒜和蒜頭也不吃。為什麼呢?《大佛頂首楞嚴經》經中有記載「五辛菜」,五辛是大蒜、小蒜、蔥、韭菜、興蕖。從前中國沒有興蕖,所以就用梵文翻譯。佛講這些是對修行人有妨礙的。《首楞嚴經》裡也有這麼一段經文:「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脣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

從《首楞嚴經》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飲食對身心的重要性,因此對於食物,絕對不能不謹慎選擇。而經文所提到的五種辛菜:蔥、蒜、韭、薤、興渠,雖然其本身並不具有毒素,也…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105

  各位蓮友:

  此次再介紹上方世界的六尊佛:

  「大燄肩佛」:與南方世界的第三尊佛「大燄肩佛」同名。這尊佛有無量的智慧、悲心能夠擔當、荷負度眾生的神聖事業。

  「雜色寶華嚴身佛」:這尊佛是由種種珍貴的珠寶所結成的花,來莊飾身體;也就是說用種種的福德,來莊嚴自己的法身,以種種殊勝莊嚴的妙相,引導眾生趨向佛道。

  「娑羅樹王佛」:「娑羅」譯成中文是堅固。娑羅樹生長在印度,長年青翠茂盛,本質堅固,縱然用刀斧將它砍傷,不久仍會長得好好的。這種樹非常高大,枝幹長得像一把大雨傘,可以遮蔭,所以稱為樹王。這尊佛已證得究竟堅固的法身,不被任何的境界所動搖和破壞,成為聖中之聖;更以大悲心普被一切眾生,猶如娑羅樹在烈日下能遮蔭大地,使接近的人們獲得清涼,所以稱為娑羅樹王佛。

  「寶華德佛」:世間上任何花朵,不管多嬌美,總有凋謝的一天。「出世間」的花,稱為「寶華」,是以萬種功德培養出來的,永遠開放、美妙,永不凋謝。花代表因地的修行,…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104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上方世界諸佛是代表:菩薩度生圓滿成就了。

  「梵音佛」:「梵」是清淨的意思。佛經上說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由大梵天總管一切;梵天所發出的聲音,非常微妙悅耳,令人喜愛聽聞。這尊佛以清淨的音聲宣揚妙法,非常圓滿、透徹,眾生聽了之後,就會心開意解,斷除一切煩惱,證得菩提,所以稱為梵音佛。

  「宿王佛」:天上的星星,稱為星宿,晚上除了月亮以外,還有滿天數不盡的星星。但不管星星有多少,總無法遮掩月亮的光芒,堪稱星宿之王,所以稱月亮為「宿王」。這尊佛在十法界中的地位最高,為無上大覺王,以祂的智慧之光,照破了一切黑暗,作一切眾生的依怙,如「眾星拱…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103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方世界諸佛,代表「弘法利生」事業的展開。

  「師子佛」:獅子是獸中之王,獅子一吼,百獸皆驚。佛為人中之王,用獅子吼來表示佛說法,能使眾生破除貪瞋癡,令一切天魔外道,悉皆恐怖震驚,一一都被感化。這尊佛的法音遠播,威震環宇,所以稱為師子佛。

  「名聞佛」:這尊佛祂有種種的功德,種種的智慧,廣度眾生,名聞十方,眾生都受到感化。

  「名光佛」:這尊佛的功德、智慧,如日月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眾生都能蒙受其恩,所以稱為名光佛。

  「達摩佛」:佛、法、僧稱為三寶,印度話就是佛陀、達摩、僧伽。達摩就是「法」,這尊佛以佛法修成了佛,又以佛法教化眾生,所以稱為達摩佛。

  「法幢佛」:「幢」類似旗竿,有高顯的意思。…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