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心得感悟

好險,還來得及 /許翔婷

懺悔、持咒誦經、茹素,真的可以消災除厄嗎?一般人總會存有這樣的疑問。

從事醫療工作的我,本身是個美食主義者,我的生活不外乎上班、下班,跟同事、跟朋友聚會,聽聞哪裡有美食就往哪裡去,在不知不覺中消耗福報。未接觸佛法前,對因果的瞭解只停留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概念,不曾深刻體驗與了解,當時也不到知道什麼是往生咒、什麼是懺悔、要如何懺悔?不知道冤親債主是真實存在的,更不知道三昧水懺經文中提到的「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唯有懺悔力,乃能得除滅」。這樣日復一日消耗福報,終於,讓果報找上我!在我順遂的人生中投下震撼彈,從此我的人生出現重大轉變。

在二○一二年的年初,我經常感冒及便祕腹脹狀況,後來狀況加劇,常因感冒、咳嗽,咳到晚上無法睡,又因便秘、腹脹到腹痛無法去掛急診。當時檢查結果也只是便秘造成的腹痛,在醫院灌腸後,拿軟便劑回家服用,經過一段時間仍沒改善,也因為身體並… 閱讀全部

向大地請法(三)自然農法的困難 /李靜瑤

聽到「自然農法」這幾個字,常有人直接說那不就是「懶人農法」嗎?但我並不認為是這樣的。我想,種田也是為了要收成,若這收成懶就有得收,這麼好的農法誰不想用,全世界的農人都應該要使用這農法了。但其實不然。以台灣來看,實際操作自然農法的情況並不多。因為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克服,自然農法的困難點為何?我想用我這幾年來的經驗向大家報告。

困難有以下幾點:一、當時在台灣沒有老師教,參考資料很少很少。二、無下手處。三、土地不健康。四、收成不好,又沒什麼人買。五、意志力要堅強,能堅持到底。

一、自然農法是由日本傳過來的。我在一九九八年聽到「自然農法」,只知自然農法原創是日本人福岡正信先生,他的著作《一根稻草的革命》,在當時還沒有翻譯成中文出版。我是透過慈心的執行長得到幾十頁的翻譯文章,介紹自然農法的理念和四大原則:不耕田,不施肥,不使用農藥,不除草。這四項原則,不是源於「人智」、「人為」的原則,它是要發揮自然本身的… 閱讀全部

健不健康都是自己造成的!   /林貞余

生病很痛苦的!!

因為最近的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越演越烈(全台油品淪陷、素食品並非純素等),我用親身的經歷和大家分享雖然大環境不能控制之下,自身的健康與否,主要還是自己的飲食思維及習慣能夠有效地維持健康的身體。

兩年多前,我從國外調回台灣工作,做了一次公司的健康檢查,報告無一處是有問題的,我的家庭醫師也很滿意。隔年,做了第二次的健康檢查,結果我的腎臟嚴重受損,我不太明白自己到底怎麼了,百思不解我吃全素,不喝罐裝或手搖飲料,和一般人比起來我應該吃得很健康呀!醫師說,我也許工作太累,或睡眠不足,造成腎臟壓力。我的工作的確是非常繁忙,但我真的可以是一覺到天亮,至少七小時!

接著醫生和我一一推列出我平常會吃的東西,以下是最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1.上班時和同事訂的素食便當,一般素食會有加工品。
2.上班的下午休息時間,和同事共享的好心餅乾。
3.平時吃的小零嘴,如洋芋片、豆干等。
雖然每天食用這些東西的… 閱讀全部

我這麼用功,為什麼業障都不會消呢? /盧桂櫻

我在剛學佛時,對「懺悔」這個概念,有很多疑問想不通,例如(一)對於未發生的,是否預先經由懺悔,就不用再受果報?若是,豈不是違反「善惡有報」的原理?(二)佛法說「今生正受、已受或將受的苦,必是過去生犯錯的結果。」依這個因果定律,會不會讓今生的加害者找到「你就是欠我」的藉口?或讓被害者順理成章地以為「我就是欠你」而逆來順受,不願尋求改善受苦的現況?(例如家暴的雙方或子對親的不孝)這似乎不是學佛要離苦得樂的目的吧?(三)若懺悔是有效消除業障的方法,那麼要懺悔多少?多久?

現在,這些問題已經不再是我的困惑了,以下我要說幾個故事,請大家細細思惟體會,希望心中有跟我之前一樣困惑的人,都能豁然開朗。

第一個故事,是我從兩位朋友的對談中聽來的。

有位年輕媽媽聽算命先生說,她的丈夫未來會有外遇,她很惶恐,於是向一位學佛的長輩求助。她表示自己平時也有用功誦經做功課,不知自己還能做什麼?

這位長輩告訴她,外遇的果報,有… 閱讀全部

拜懺真有那麼好?(三) /盧桂櫻

如同過去兩年,今年我也趁同修和大女兒的表演團隊去大陸巡演時,提早在五月下旬,安排時間自己在家裡先拜梁皇懺。

由於這已是連續的第三年,覺得一次比一次更專注與熟練,不只時間花較短,讀錯的地方減少;而且全程長跪不曾坐下,腰與膝都比之前兩次更輕鬆安適。

拜完懺後的一個月內,我因皮膚出狀況,精神其實不挺好,卻在做每月的例行健康檢測時,發現並未受病、藥影響,「免疫力指數」不減反增,而且升高很多,表示拜完懺後我的身體變得更好。

這又再一次印證師父所說的「禮佛消業障」,愈拜愈健康的道理。

不過這次最大的心得是懺文對我的啟發。經文有段是這樣說的:「又復無始已來,至於今日。依身口意,行不平等。但知有我身,不知有他身。但知有我苦,不知有他苦。但知我求安樂,不知他亦求安樂。但知我求解脫,不知他亦求解脫。但知有我家,有我眷屬。不知他亦有家,有眷屬。」(梁皇寶懺卷一懺悔第三)

說到眷屬,各位,當我們在用餐時,你們想過畜牲道也有…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