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心得感悟

母難日有感 /林瑞坤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紫河車(胎盤),是他人身體的一部分,食之不但是吃葷,還讓他人父母難過。

蛋,曾是母雞身上的細胞,食之不但是吃葷,也吃了母雞的心頭肉。

由一群細胞構成的髮膚都不敢毀傷了,何況是只有單顆細胞的蛋?

血緣關係,是一脈相傳。以人類身上細胞的粒線體(發電廠)而言,都源自母親,因為在生殖細胞(精、卵)受精時,精子只有細胞核能進入卵子,粒線體進不了,被擋在卵細胞膜外。

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日他在山上砍柴,曾母在家遇訪客,不知道該如何招呼,於是咬了自己的手指,希望遠方的孩子能夠收到呼喚。結果曾參感到心痛,心想是否母親出了事,於是急忙回家了解情況,母親見狀很是高興,才說出咬指喚兒的來龍去脈…

我懺悔過去生為母親取紫河車,讓婦女及胎兒受到傷害,也懺悔過去生做實驗傷害百萬女子的生殖系統,更感謝師兄師姐們用文字記錄下因果及眾生的控訴,解我疑惑,僅以此想法作為回饋。

業果可怕 /黃秋慧

我在雲林非營利照護機構服務,兩年多前有一位熟識的朋友帶著他的侄子及姪女來說要暫時託我們機構照顧。兩個孩子看起來很正常,並不是屬於我們機構服務的對象範圍,況且怎麼不是孩子的父母帶來,卻是孩子們的姑姑帶著他們來?

詳細了解之後,才知道孩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正常,但已經出現思覺失常問題,也就是精神失常。孩子一出生就都這樣嗎?這位姑姑跟我說不是的,是最近才接連這樣的……,我聽了覺得更加奇怪於是追問原委,這位姑姑本來支支吾吾,慢慢的才說,孩子本來就好好的,他們一家四口原來在南部山上種水果,山裡的猴子常常來偷吃或亂摘水果,父母很傷腦筋,於是開始毒猴子。猴子當然不知情繼續來果園裡摘水果吃,結果一隻一隻都中毒死去……,這位姑姑說,整個果園可能死了整百隻猴子或者更多……

後來孩子就出現這種問題?是的。父母親呢?怎麼是你帶他們來?姑姑說,這一陣子孩子的爸媽為了孩子心力交瘁,身體也開始出狀況,有時候嚴重腹瀉、頭痛、全… 閱讀全部

童蒙養正 (暨學員心得分享) /尋聲父母教育協會創會長盧桂櫻 暨學員

在「尋聲父母教育協會」所開的親職課程中,有堂主題叫「父母非教不可的事」最受邀請單位和家長青睞,可見大家都迫切想知道,自己對兒女,還有哪些該教而卻沒教的事。

尋聲創會至今,已邁入第二十一個年頭。鎖定要關心的目標,一直是家庭生活教育,就是父母在家庭中,教兒女如何生活,而不只是如何競爭或出人頭地的教育。

人到底該如何生活?牽涉到的層面廣大無邊,不過回溯到原點,還是離不開如何做人與做事。「做人」需要的是端正的心性品格、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事」講究的是正確的態度、得體的應對。人,只有先在這個基礎源頭上站穩,再加上不斷的努力和因緣際遇,才能在一生中,得以發展自己並貢獻別人,繼而創造源源不斷的幸福。

這個幸福基礎的重要性,我們的古聖先賢早已洞察,並為我們指引出方向,以及在生活中具體可行的步驟和方法,那就是目前台灣的教育界及公益團體眾所周知,並且行之有年的「弟子規」課程。

《弟子規》這本書出現在清朝,內容多數根據… 閱讀全部

關於「反省與修正自身」的一點點心得分享 /陳怡貝 醫師

每一天的一點點,持續累進就是一大點。
以下是數學公式:
0.9的365次方= 0.02551796445
1.01的365次方= 37.7834343329

每一個突發事件,並不是突發,是所有的面向一點點的錯誤,加總起來就是很大的錯誤,會爆發出來只是剛好。提醒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要確實,不能只是利益自己或者缺乏責任,否則不只傷害他人、別人的家庭還造成更多社會的困擾。

如果還一直感覺「為何多是我的不對」,其實心裡依然存在不平衡,還沒有認知到「原來是這個原因造成問題和困難」,要修正自己就困難了,很容易再回去走原來的路,繼續輪迴無法出離。

「為何都是我的錯」與「原來是自己個性上的某個原因造成他人困擾與自身困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以及困境來臨時不同的心態。

真心想改變,應該放掉「為何都是我不對」的執著與偏激,用「我明白自己的不對之處,為了讓自己和家人更好,我願意改變」的心態重新開始。

改變與修行都取決於個人… 閱讀全部

吃純素,是對生命最大的恭敬與放生 /陳怡貝 醫師

吃純素,是對生命最大的恭敬與放生。

尤其是在乎生命的健康醫療行業中,看似一邊守護生命,卻也透過很多方法「合理化」的傷害著生命。

動物是生命,植物也是生命啊?我們食用植物難道不是殘害生命嗎?

YES,植物也是生命,因為它的生命是賦予外界更多能量的,好比樹上的果實成熟了,我們或者動物會去摘食,因為果實過度成熟之後,就會凋零、腐敗,最後又成為土壤的肥料來源。

好比美麗的花朵綻放,吸引蜜蜂或者其他飛禽,除了蜜蜂採蜜之外,花苞裡的種子會黏附在蜜蜂或者飛禽身上跟隨他們遷移,於是花朵可以在別處繼續繁衍後代。

植物,沒有神經系統,而且從根莖開始吸收土地的礦物質、養分、有機物,於是他們的能量是飽滿的。他們的存在是綻放自己,成就他人,同時又再生資源的營養自己。當我們摘取植物(青菜、果實)時,幫助他們源源不斷的生產。他們也根據四季的變化,有著不同的樣貌,多采多姿。

反觀,我們食用動物,或者宰殺動物時,「一刀斃命」,我們將與…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