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心得感悟

我確實做過並受報的事情 /黃金庫

阿彌陀佛,和大家講一件事。在去年12月30號,因工作摔斷腳,出院後回來 在家休養期間。有一有段時間,在用餐的時候,都會聞到很難聞的味道。

後來,回想到十歲左右,因為那時候家裡養很多雞,家裡也有養狗,狗會咬雞。因此,我把狗打斷腿。這種情形,同我現在所受的果報非常相似。

小狗受傷以後,拖了一陣子才往生。這種殘忍的事,也因為懺悔心不夠,在治療的過程,一波三折。在3月16號,進去開第二次刀。又在5月2號晚上,回去掛急診。

以上所陳述的,雖然無法以科學證實是因緣果報。但不管怎樣,我確實有做過這種事。當時那隻狗,那個腿爛的時候那個味道,就是我手術後復原期間所聞到的那種味道類似。

無始無明 /王慧鈴

善知識微低頭半趴不說話,我問:「請問找我有什麼事,有什麼我可以做的?」他先微微的嘆了口氣,扭過頭悠悠說道:「妳考過了。」我愣了一下回問:「我考過什麼?」他回我「道心。」說道:「我觀察妳很久,最近為了不讓妳來,常讓妳身體不適,沒想到不舒服的妳,共修還是堅持回來,即使在會客室也一定用心不敷衍。像是妳剛剛胸悶呼吸不順,妳說有沒有感覺?」當下我心裡在想:其實我胸悶是十五歲一次晚上頑皮外出出事後落下的病根,後來除非真的很不舒服,不然不會特別去注意,再加上一直集中注意力去觀想、持佛名號,所以我回答不出來。」換我問:「我們之間的因果是什麼?我對不起你什麼?能不能讓我向你懺悔?」他說:「妳過去生是一位風水地理師,妳曾為了家族前程、庇蔭子孫,算到需要以人命交替才能改變祖墳風水,所以妳找到了我-當時是無父無母的小乞丐。」

一開始,我利誘騙他去幫我拔墳草,然後為了讓他成為「飽死鬼」,請他吃很多的粿,並照著計畫設計… 閱讀全部

面對瘟疫 不憂不懼 /盧桂櫻

新冠肺炎這一波疫情,讓全世界陷入大恐慌,無一國家倖免。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不憂不懼?

不久前我讀到一篇智諭法師的開示文「別把染緣認為是隨緣」,法師提到「染緣」就是心隨境轉,而「隨緣」則相反。他舉例說,如果你勸人念佛,對方不悅,甚至罵你,你就生起煩惱,這是「染緣」,但若你能不生煩惱隨其罵緣,這才是「隨緣」。若依此概念來談面對疫情的眾生相,恐慌的是「染緣」,而不憂不懼是「隨緣」。

不過要隨緣面對疫情,可不是什麼都不做只要聽天由命就好。隨緣之前可要「盡份」—努力做自己該做的。例如配合政府的要求與專家的教導,這一切都做了,那麼就如常的過日子,這才是不憂不懼的真義。

曾聽楊濟鴻醫師分享他在診間的觀察經驗:有兩種人即使靠病人很近也不易被感染,一是醫護人員,一是家庭的照顧者。這兩種人大部分都急別人之急,很少想到自己。

我有位好友長年在醫院當志工,疫情期間,許多志工紛紛請假或求去,而她卻比平時多領了一天的工作,原因無它,因為醫院缺了人手。她說每天下工回家,一定先自行把自己好好消毒乾淨,才安心和家人互動甚至抱孫。

你看!她想的也都是別人不想自己。這位急人之急的阿嬤,至今安然無恙也沒有被感染,讓人看到的仍是笑瞇瞇的臉,聽到的仍是爽朗的笑聲,不只為大家掃掉疫情的陰霾,也帶給大家許多歡樂與光明。因此,像這樣「關心他人勝於自己」,便也是我們不憂不懼前該努力該盡的份。

Read More »面對瘟疫 不憂不懼 /盧桂櫻

何苦吃蛋? /呂正中

有些蓮友已念佛、吃素多年,卻還是有很多障礙,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還在吃蛋及含蛋食品,要知道,蛋是眾生的胚胎,禽類眾生就是從蛋孵出來的,蛋就是全雞、全鴨,吃蛋就是吃全雞、全鴨料理,有人自稱吃奶蛋素,其實有吃蛋及含蛋食品,就是還在吃雞、吃鴨,不能說是吃素。

依據因果律,吃眾生肉、吃蛋及含蛋食品會有業障問題,要受果報的,吃蛋的人身上有很多雞而不自知,吃豬腳及雞腿的人腳不好,吃眾生什麼部位,其相對應的部位就會出問題,一邊吃肉一邊超度的人請三復斯言。

許多人吃了多年的眾生肉與蛋,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若有病也會歸因於身體的自然老化,認為很正常。例如腰痠背痛、退化性關節炎、手腳無力、嚴重失眠等,一般人都認為是人體的正常老化,其實都與吃眾生肉、吃蛋及含蛋食品有關,屬於業障病。

慧深法師說,很多人在受報時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報。不少人經師父的指導,認真念佛、拜佛、吃淨素(蛋及含蛋食品亦不食)、斷惡修善、虔誠懺悔之後… 閱讀全部

固執與接受 /盧桂櫻及尋聲成員

昨天我們群組又以「固執與接受」的話題做了一些分享跟討論,談的都是生活中夫妻常發生的成敗改過的例子,我覺得也可以跟大家分享: 
 
A: 
1、我跟先生說地藏經經文看不懂,先生說你不要學習,因為你很執著,所以你跟佛無緣,我要如何精進修改? 
2、先生因為工作會流汗,他會帶毛巾出門擦拭,可是回來他就會放在辦公桌,我說你應該順便拿去浴室放,有時會有業務人員或客人來,他說放那裡沒有關係,為了不跟他有很多衝突只好自己動手。 
 
盧老師: 
1、你可以跟他表達你想修行改進的決心,但是自己有盲點,請他具體地告訴你他認為你的執著有哪些?可以舉例讓你聽懂嗎?如果他說的有道理,你就真的改該給他看,如果沒道理,也不要辯解,謝謝他就好。 
2、隨手隨地放東西,是很多人的毛病。我認為如果你真的看不過去,你就幫他收,否則念了也沒有用,他也不會改,只是增加雙方不高興的機會而已。這點是我從跟師丈的互動中體會出來的,唯有這樣才不會起苦惱。 …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