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心得感悟

念句佛號不容易 /莊嘉茵

初次拜會上慧下深法師,同修與我就吃齋唸佛了!在寺裡的師兄姐都是闔家跟隨師父上人學習,感覺進入佛門不難。等到自己想要幫助親朋好友學佛吃素,才能體會入門之不易。地藏菩薩以大神通方便度,但是神通再大,沒有因緣福報的人還是難以開口念佛。

2008年我電腦的MSN有一位同學突然打字問候我中秋節快樂,我一時激動就回覆:「好久不見啊!何時有空請妳吃飯?」她竟然說明天好嗎?我呆了一下,就約她在素食餐廳。飯後同學說她多年來在大學講授財經課程,課餘也幫親朋好友投資理財,盈餘與金主對半分享。後來除了一位會長大哥投資金額較大,其餘親友賺些錢都退還他們本利了!她在理財網站經營出一些名氣,有幾位未曾謀面的網友請她理財,金額越來越大。沒想到前不久爆發美國雷曼兄弟事件,她反應不及投資整個崩盤。她關閉了自己的理財網站,但是會長大哥的來電她不敢接,因為無力處裡大哥二、三千萬的虧損。這幾天會長大哥幾次到家裡按電鈴,她躲在家裡不敢… 閱讀全部

不忮不求一場空 /莊嘉茵

前日看到一張照片,是一個當時21歲的姑娘和一位大和尚的合影。這位淨土道場的師父主持一個善導論壇,該次的題目是生命與輪迴,甄選蓮友善信在論壇上台分享心得。有一位學醫的姑娘來函說自己記得千年來的輪迴,但是不克參加論壇,待活動結束之後約好時間前往道場會晤法師。

這位1997年出生的姑娘回憶起她的前世,應該是宋仁宗時期。她清楚的記得父母親人的長相習性及當時的環境,但是記不得自己的名字。當時他身為富豪之子,父親從商是長子,經營錢莊、布莊與南北雜貨等等。父親有二位弟弟,大弟是當朝宰相,兄弟三人兒女不少但僅得一個男丁,這位富家子三歲時奶奶就接他到身邊照顧,寵溺非常。他進過幾個私塾,但是不喜歡學習,常跟同學捉弄老師最後沒人願意教他。父親對他非打即罵,常常父親拿棍子追著他打,奶奶拿拐杖追著父親,一家人在院子鬧得雞飛狗跳。

因為家裡有權又有錢,奶奶又對他有求必應,他的人生沒什麼追求。山珍海味司空見慣,因為長相不錯… 閱讀全部

熟處不生 生處不熟 /吳淑麗

上星期四是阿彌陀佛的聖誕(也是彌陀佛七的第七天)。因淨蓮念佛會的內護師兄師姐們,有的回到寂光寺參加法會,有的要上班,所以淨蓮當天的法會,就特別缺內護志工。

第一支香結束後,臨時被師父點名在午供時,得上前幫忙端供佛的法食;我跟性定師父說,我不知要怎麼擺放,師父說有另外一個志工師姐會接,然後她會放在佛桌上。

結果時間一到,師姐還未前來到我的身旁,性定師父就給我暗示,於是只好硬著頭皮趨前接菜(師兄由窗戶從外而內送進來),結果百葉窗拉上去又掉下來,試了兩次,還好師姐來解救了……

午供結束後,必須立刻再將供佛後的法食再送回大寮,然後又是同樣的問題來了,百葉窗拉上去又掉下來,點香燈的師姐也趨前來幫忙,也一樣又掉下來(因我們都沒學過,家裡也沒百葉窗),還好師姐即時又回來解救了。

後來法滿師父給我和負責香燈的兩位師姐一個超棒的開示讓我們學習,師父說,這猶如往生西方般,當自己未曾學習過,或準備不夠熟練,往生當下就會… 閱讀全部

自己的業障自己消 /黃珮綺

師父,各位蓮友,阿彌陀佛

昨天弟子在家聽佛七法會的開示,麗雅師姊的分享( youtu.be/Zn_LFJP_9x4 ),她朋友的感受,我們感同深受。

幾年前我兒子手術前,到某道場擲筊化解需捐款數十萬,手術時,「菩薩」說情況不佳,要再捐款50幾萬,我們人在台北,專程搭高鐵回台中去銀行匯款。「菩薩」擲筊說捐款後,小孩情況就會轉佳,每個父母愛子深切,走頭無路,我們只好照做。之後小孩往生,師姊自己幫我們擲筊,說要捐款100多萬,小孩才會善終;我們深怕沒有照指示做,引發更多的事情,百感交集,精神都快崩潰。因為小孩,前前後後,我們捐款數千萬元,得到小孩「往生西方」,讓我們心理感到安慰,小孩不再受苦了。前前後後太多故事 省略

某次因緣林鈞詮師兄來我們公司送貨,他跟我結緣書籍,我們對佛教很失望,什麼都是以利為前提,他請我先把書看過後,如果想去寂光寺再跟他說。我們看後,請他帶我們去寂光寺。那時候宜喬師姊帶領,讓我更瞭解… 閱讀全部

我的心「素」了嗎? /陳怡貝 醫師

有一次在師父的會客室碰見某一位平日作為是我看不慣的蓮友,我自以為是「正義的化身」,對待這位朋友的態度自然不禮貌,甚至排斥對方,當然內心還有鄙視與批判。

約莫十分鐘以後,師父將我留下來,大聲喝斥我說:「你不能看不起人家,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有辛苦的處境,不能因為你不認同她的作法就排斥她。」

我愣了一下,覺得師父說的有道理,雖然我粗魯的行徑沒有表現得很明顯,只是心裡有著批判,沒想到這麼細微的心念師長都能感受的到,可見當自己的內心被怨念的毒素吞噬時,旁人都能明顯感受。

《水懺》卷上開示:

「佛言。眾生垢重。何人無罪何者無愆。凡夫愚行無明暗覆。親近惡友煩惱亂心⋯正為無始以來。在凡夫地。莫問貴賤。罪相無量。或因三業而生罪。或從六根而起過。或以內心自邪思維。或借外境。起諸染著。如是乃至十惡增長。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上一段經文中,印象深刻的是「第五怨親平等者。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無彼我相。何以故爾。若見怨異於親…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