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導師慧深上人

用心召請 / 慧深法師

大殿還在建築當中,所以每一次梁皇法會、彌陀佛七召請時,這個場地真的不夠用。非常抱歉,我們再忍一下下,大殿建好,情形不會這麼糟。

  每一次法會,大家都會在召請的時候來,最主要不是人到就好。如果你要超度祖先,或超度你的親人,乃至超度所有一切眾生,一定要人來到這裡才能寫牌位。很多信徒不以為然,說起別的道場招呼大家寫牌位,人不一定要到場。事實上是不了解情形的人,才會有這種想法。你們平時在家裡,自己的長輩過生日,或母親節、父親節,你沒有空,你說在哪一個飯店訂了一桌,要長輩乃至父母自己去吃。你的長輩會去吃嗎?也許那一天你親自打一通電話,說:「媽媽(爸爸)生日快樂!我真的沒時間回來當面向您問候。」長輩能夠感受到你的心意。你叫他們到餐館吃飯,你卻不能陪伴他們,他們即使去吃,因為你不在場,他們也會覺得不愉快。假如你在那一天,哪怕只是一杯水,或一點點的東西送到父母的手上,父母的喜悅勝過請他們獨自吃一桌一萬元的大餐… 閱讀全部

真正的護法 /慧深法師開示 弟子法致記錄

我們眾生是真誠求懺悔,或者事到臨頭已經要來不及了才向佛祖求懺悔。你不是向佛祖求懺悔。每次有人說要向佛祖求懺悔,我會說:「你並沒有得罪佛祖,何必向他求懺悔?是你不聽他的話,你自己造作業因,自己去承受果報而已。你應該向你吃的那些眾生求懺悔,牠們非常生氣,不是佛祖氣你,你吃雞鴨,佛祖怎麼會氣你?」

記得我們還在山上,建築期間,有個人,腳治很久不能痊癒,我覺得如果願意來拜佛就有希望了解佛法。我們那裡沒有輪椅,我叫她的侄女拿一張椅子,放在推菜的推車上,將她的阿姨推上樓。她的父親出來,向她說:「妳要改變飲食,不要再吃某些東西了。」她愛吃什麼我不知道,是個不認識她的人說的,說:「妳如果又吃某種東西,妳的腳不可能治好。」她說:「佛祖,您如果保佑我的腳治好,寺裡要建築,我出資十萬。」各位,你想我歡不歡喜?不可能歡喜。我說:「妳的腳如果真的好了,十萬元別拿來這裡。」你是吃眾生,那些眾生死去不要緊,佛祖保佑你痊癒… 閱讀全部

拜懺 我的業障消了嗎? /慧深法師

有一句話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很多人在拜懺的時候,當然是很拼命的拜,尤其是很多人問我:「我的業障很重,看看能不能藉著拜懺,把業障消完?」但是到很多道場拜,也念了很多佛,問題還是存在,煩惱還是不斷,就開始起了疑心。我學佛到現在半個多世紀,很快,五十幾年過去,出家也有四十多年,我業障消完沒?沒有。我有沒有受業報?還有。很多人如果看到出家人有一點點不舒服,會問:「師父,您出家那麼久了,怎麼還會生病?」釋迦牟尼佛直到圓寂之前,還示現他的病痛。我們這個肉體是果報身。不但你們現在看得見的,對很多讓人非常恭敬的長老,我經常會想,他們往生時,能夠預知時至嗎?確實是有的。可是他自己知道過去生造了業,要受的果報,他去受報,你們會想:「怎麼這樣?」可是他的的確確知道某一件事情不能不去了結。

《八大人覺經》譯者安世高法師,他在西安,向人說:「今天我要去償還果報。」他過去生無意中傷害人,這個業怎… 閱讀全部

超渡祖先應如何做? /慧深法師(板橋法會開示)

我不知道每一次參加法會時,大家有沒有抓到來參加法會的精神,我們應該怎麼做?我想,今天的《水懺》,很多人在別的地方,也許只有一佛一拜,我們這裡有很多蓮友,堅持拜雙拜,是不是這樣就能夠收到效果?其實我們如果想要事半功倍,最主要是在法會當中,“觀想”非常重要,不是只有用嘴巴。比如法會每天例行的中午要上個午供,在我們超度的牌位面前薦食,是不是把這個形式做完就圓滿了?應該不是這樣的。當你在念「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時,你的心有沒有隨著這三句話的意義觀想?我們擺在佛菩薩面前的東西,是平時我們認為食物中最好的,我有沒有用我的虔誠心?我常告訴許多人:「不是香一斤上萬元,或花了多少錢買來供品。而是用最大的誠心,認為這些東西,因為佛菩薩給我一點智慧,我要供佛,來表示我對佛菩薩的恭敬。」「中奉諸聖賢」,很多人了解佛的道理以後,不厭其煩的來教化我們,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語言、思想、行為都有所改… 閱讀全部

無量壽的意義 /慧深法師開示於板橋法會(201105)

各位蓮友,阿彌陀佛!

  三天時間用來修行實在很短,但是我們還是要抽出一點點時間了解佛法。今天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三字是梵文,譯成中文應該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這位佛有無量的壽命與無量的光明。我在去年到西藏,藏人對佛非常恭敬,但是到西藏的大殿裡頭,藏人介紹他是長壽佛、無量壽佛,不說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一步步都念著阿彌陀佛,其實就是念著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過去的歷代祖師,消災念阿彌陀佛,祝壽也念阿彌陀佛,他真真實實知道阿彌陀佛的意義。但以現代人來說,祝壽時念消災延壽佛,他會延我們的壽命,不肯念阿彌陀佛。說來有沒有矛盾呢?稱念消災延壽藥師佛名號,但是看到一個人身體不好,往生了,要為他念阿彌陀佛,家人不肯,說:「我這個長輩是病死的,吃很多藥。應該為他拜《藥師懺》,誦《藥師經》,稱藥師佛名號。」這有沒有矛盾?

  早上我說過,很多人是以嘴巴念佛,不是用心念佛。用心,不是指不動嘴巴,不出聲音念佛,而是指了解經的…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