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經講解(十四)-2 /慧深法師 講

智慧音,大智慧音,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

  智慧音,印度稱遮那,譯為智。大智慧,印度話是般若,譯成慧。一個人能夠將每一件事理都決斷清楚,心裡非常堅定,沒有絲毫懷疑,這是智慧。什麼是決斷無疑?電視節目,主持人問來賓問題,答對了可以得到許多獎金,主持人分明你答對了,他還唬人。如果來賓不能真實的了解,碰巧猜到答案了,但是主持人一問:「真是這個答案嗎?也許你答錯了,要改變嗎?」來賓換了一個答案。主持人再問:「這個就對嗎?」來賓說:「不對,我要換答案。」答案改來改去,這種人對這道理沒有決斷無疑的能力。唯有真實了解的人,主持人怎麼唬,都堅持那個答案才是正確的。我想,很多人在社會上處理事情也如此,有的我們說的道理對,人家拿一些歪理來辯駁,我們沒話可以回復。學佛要修忍辱度,可是有人說:「我一生一直忍辱,我退一步他就進一步,得寸進尺。」甚至有些兄弟,分明是至親,看到哥哥或弟弟很好欺負,就得寸進尺。這個人在無法忍受時,說:「水淹到我的鼻孔,生命將休了,要我怎麼忍受呢?」他於事理不能了解,人家向他說:「我忍耐到這個程度,現在受這個果報,你說佛法有道理嗎?」被這麼一問,就不能確定佛教的忍辱度沒有錯誤,不能確定佛教的布施度沒有錯誤,人家一句話,整個想法改變了。有的人在經濟好的時候可能願意幫忙別人,因為每次經濟上都很順利,一直幫忙別人。等到自己遇到問題,他非常苦惱了,說:「以前我一直幫忙別人,某人受我幫忙不少,現在他的能力好,我有問題卻不肯幫我一個忙。」心中生起怨懟,說救人不如救蟲。要教他學佛的人,聽他這一個歪理,以為真是如此,他以前幫忙人家那麼多,現在受到不平的待遇,怎麼還能要他行布施度呢?真真實實有了智慧的人,一生當中遭受任何果報都能判斷事理,說這是過去生造業所致,今生受到這種果報,也要面對真理老實做下去,至少也要在今生當中三業清淨,才能得到解脫。有的人很認真拜佛,認真念經。她嫁的丈夫,在孩子三歲和一歲時死去,婆婆認為將她趕走,兒子留下的財產就不必分給她。於是向她說:「我們這個小池塘養不了妳這種大魚,妳如果想要改嫁就隨妳意,我絕對不反對,孩子留下來讓我養育。」這個太太很傷心的哭泣不已,唯有公公了解她起初嫁過來並不是因為兒子很有能力,是她同情心起才嫁過來的。兒子突然死去,就要用這個態度對待媳婦,不合理。於是經常出言保護她。這個婆婆也沒發現媳婦做壞事,拿她沒辦法。想不到丈夫死去不到一年,公公本來身體也不太好,生病死了。不得已要親生母親來跟她一起過活,不要先生的財產,靠著自己的能力,在外面買房子和親生娘居住,母親照顧孩子。想不到公公死不到一年,母親於過年返家,忽然死去,許多日子過去才被發現。接連的打擊使她非常痛苦。我勸導她,今生有這些遭遇,或許是過去生中造作惡業所致。她了解了,無論如何都不動搖學佛的心。我在高雄縣也看到一個人,看起來他很勞碌,養育著很多兒女,捨不得吃,捨不得用,但是到寺裡很有布施心。因為兒女眾多,大清早就起來和麵製麵,賣到下午,睡不到一個小時就工作賺錢。他認真的賺錢,穿的不好,吃的不好,錢拿去買黃金,裝在破鞋盒裡。想不到好幾次黃金都被小偷拿走。他將錢放在製麵的機器下面,油膩膩的,沒人會去翻它。偷的人必定很熟悉內情。經常遭竊時,他的兒子也不幸死去,可是這位蔡先生並沒因此退失道心,到寺裡依然拜佛。人家說:「你現在沒錢了,不必布施,只要你肯來拜佛就好了。」他說:「這是我個人的果報,絕對因為我的錢財被偷,或我拜佛拜這麼多年,我的兒子忽然死去,我就不來拜佛。」能夠了解佛法道理,了解許多道理,自己的心胸才不會越走越向極端。這種人對道理決斷無疑,所以周圍的人再怎麼說,他都不動搖。有智慧的人,對於真理,乃至世俗大家在做的種種事情,能夠照了分明,這個人這麼做到底對或不對。某人已經學佛,對某個人現怒目金剛,我們就說這個人很沒有修養,我沒去了解今天他會這麼做,可能是他的兒子或朋友已經去吸毒喝酒生活不正常,他要用這個方法將他喚回,並非動手打人,如果現忿怒相而能改變一個人,這個忿怒也是出於很好的心,要人改惡向善才現出的,並非那個人很會生氣。到了能做什麼以及所做的都不執著,這是智慧。這個智慧和前面說的般若波羅蜜音的般若義理當然相同,但是事相有一些差別。前面說的般若,好像母親,母親可以生很多兒女。般若能生萬法,一個有智慧的人,音樂好,科學好,哲學也都很好,樣樣都是第一名,因為有智慧的人學習種種事物都能學習得最好。所有一切他所作為所想所計畫的,都是由智慧生出來,般若是基本。這裡說的智慧,屬於十度的智,並不是第六度的般若。因為中國在文法上,智與慧都連在一起使用。智慧能夠決斷事理,有出世間的智慧,並不是世間人說的某人很行很聰明的世智辯聰。有世智辯聰的人很奸巧,當然這種智慧對眾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假使這個人將心機用錯地方,當然對眾生的害處比好處多了許多。世人以世智辯聰的緣故,互相為了一個意見不合,吵得厲害,職位上勾心鬥角設法勝過對方,甚至互相用盡陰謀,因此全世界鬧得永無寧日。結集團體相互爭執,計畫的人認為自己的頭腦很好,用個方法就能夠將人家鬧得雞犬不寧,互相結交,找人打架鬧事。出世間的智慧和世智辯聰的智慧正好相反。菩薩出現於世間,做任何事情都為眾生設想,不為個人著想。智慧純然是自利,大智慧不但自利還利益一切眾生。二乘的人修行,得到出離世間的妙智,以為很好了,不必再用功了,安住於偏真涅槃的化城。菩薩自己雖然得度,但是他不將眾生放捨不照顧,好比他已經脫離波浪脫離大海,還進入苦海中救度所有的眾生。菩薩本來心清淨,能住於淨土,可是他又回到五濁惡世,用種種的善巧方便化導眾生,每個人都希望將來能夠了脫生死,能夠離開濁惡世間,到毫無污染的清淨世界,然後他才要證涅槃,得安樂。地藏菩薩老實說,他已經脫離了生死,為什麼還到娑婆世界,再到地獄救眾生?相信沒人有勇氣進入地獄。幾個月前曾經有一個太太有第三隻眼,她看地藏經以後她想:「如果有機會,我要像菩薩那樣,到地獄救度眾生。」影片上,有人要救度地獄裡的眾生,拋下繩子到地獄,細如蛛絲,可是地獄裡的眾生爭著拉它上來。她想:「地獄的眾生這麼痛苦,有機會我一定要救他們。」想不到有一次她跟人家聊天,似乎突然被抓到地獄裡。很可怕的是,一個人溜下椅子一定會怕撞到,但是她不到兩秒鐘就溜下去,掙扎不已。大家看到那個樣子都怕她受傷,趕緊將桌子搬開,她還是一直打滾,似乎急病發作,非常痛苦。後來有人拿大悲咒水給她喝,她一直喊:「我不要了!我不要了!我不敢,我很痛苦!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大家持大悲咒,灌大悲咒水,一直搖她,她痛苦失聲,說:「太可怕了,剛才我被拖下地獄裡。」這是大家都沒能想像的事情,因為大家談論的話題並不涉及地獄,她怎麼突然被拖下去?她說起現在造業的眾生,下到地獄受到刑罰,血淋淋的景象。最近看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每天都有人開車將車子撞得稀爛,甚至有人殺死自己的親人,然後自殺,或殺死情人才自殺。這種情形看起來,實在就是活地獄。菩薩要下去救眾生,他要有智慧。好比救水難的人水性要很好,否則下水自己就要被湍急的水沖走,怎麼還能救人?當救生員,一定要學習到能夠不被大水沖走。有的人洪水暴發能夠不被沖走,有心回頭去水裡救人嗎?像那位太太,被拖下去看了一會兒,她說:「以後我不敢再發願下地獄救眾生了。」要發這個心,若非有很大的智慧,自己已經了脫生死,沒有把握,有時候我們自己也被拖下去。所以智慧是實慧而已,大智慧,自己真實有智慧,有真實的本領,這需要智慧高,有了本領,再以權巧方便才能度眾生。有人發願拜佛,拜得兩腿顫抖,不拜了。人家教他,不必一天一定拜一百零八拜,再苦十二拜也可以吧。於是他勉強自己,一天拜十二拜。後來人家說:「早上十二拜,晚上十二拜,一天就有二十四拜了。」他想,兩次之間休息很久,可以這麼拜。拜了一段時間,腳不再顫抖了。你向他說:「現在增加次數,你拜佛有了習慣,早上四十八拜,晚上四十八拜,一天九十六拜了。」他覺得拜來很輕鬆。然後要他一次拜一百零八拜,早晚各一百零八拜,他不覺得苦。本來十二拜就顫抖的人,因為有權巧方便引導,他一天幾千拜都不覺得累。所以救眾生也要有權巧方便。好比有救生圈丟給溺水的人,藉助救生圈的浮力,我們去救他,就不會被他拖下水。或者拋下大繩,溺水的人拉住繩子,我們在岸上將人拉起來。過去我將菩薩與阿羅漢聲聞緣覺之類說明,似乎各有不同的階層,其實菩薩的智慧與二乘聖者的智慧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二乘的智慧只拿來利益自己,菩薩有智慧,除了自己得到利益,還要化度所有眾生,差異在這裡。也就是說,有智慧之外有沒有慈悲,有慈悲心的人,自己離苦,也要使別人離苦。現在佛陀放出智慧音、大智慧音,要喚醒在會的大眾,使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有這兩種智慧,只是我們自己不認真將無明去除。如果我們先有了智慧,然後又有大智慧,自己得到了脫之後,又能來度化眾生。好比自己會游泳,水性很好,才有能力到水裡救眾生。

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
  師子在群獸當中能夠無畏的降伏一切,是獸中之王。佛陀從無數劫以來,修種種勝行,已經具足無量威德功行,對一切邪魔以及九十六種外道,毫無畏懼,而且能夠降伏他們,所以大家稱佛陀為人中師子,稱菩薩為師子兒,將來可以在人中很莊嚴有大雄大力;稱佛為大師子或師子王。為什麼我們將佛或菩薩稱為師子呢?因為師子於所有野獸中很威嚴很雄猛,百獸都順服於他。一個人好好修聖道,而且行為非常端正,具足種種威儀種種功德,當然可以降伏一切邪魔外道,也不畏懼邪魔外道。如同師子,所有的動物都怕他,他不怕一切的動物,所以我們以師子來形容佛和菩薩的端正莊嚴和威猛。吼,師子吼很大聲,咆哮,不是孩子小聲的哭。師子吼,很大聲,師子鳴,百獸害怕逃竄,全部驚服於他。佛如人中師子,在大眾當中他說一切非常正確的妙理,絕對不怕其他與他說法不同的人反駁,或說他說的道理不對,每次外道和他辯論,都降伏於他的威力之下。如同師子於群獸當中一吼,所有的動物自然懾服。
  師子吼,佛為菩薩、聲聞、緣覺三乘聖人說權小的出世法。為什麼?一下子就說大乘法,小乘人以為不可能做到。權巧方便,如同法華經化城喻品,如同我們現在從高雄要走到台北,大家不肯走,太遙遠了。如果先要他從高雄走到岡山,大家願意走。從岡山走到路竹,不遠,有了休息,再走。然後又從路竹走到臺南。從高雄能夠走到臺南,他就有信心走到臺中。本來他說從高雄絕對不可能走到臺北,因為種種鼓勵,最後他走到臺北了。小乘聖者知道根器,如同小草如果一下子澆大桶的水,會淹死,所以慢慢的潑水,看著他長大。他的根器是小乘,度化他就要說小乘的出世法來教化。
  大師子吼,為已經圓滿頓悟的大菩薩,來說世間、出世間的大乘妙法。在八十華嚴說,如同大師子吼。小師子聽到大師子在身邊保護,他就有勇氣,所有群獸一定遠遠的走避。佛的師子吼,諸菩薩眾等等,聽到讚歎菩提的音聲,一次一次的吸收,長養自己的法身。簡單的說,出離世間的道理,越懂越多,有妄想有不正確見解的眾生,就會自覺羞慚,自然會退避。自己能夠於大眾當中說決定妙法,心無怖畏,名為師子吼。有時候我雖然要將佛法說得淺白,使初學佛法的人能夠了解,所以我不厭其詳的將義理說得明白能夠體會。可是到底我說得對不對呢?萬一那是自己的臆測,將佛理解釋錯誤,那就不好了。修持很好的人,他說的道理絕對正確,故名決定妙法。不會像我這樣,不知道說的對不對,沒辦法解釋了,只好將我知道的拿來說就好了。有的人心如果不能確定了解這句的道理,會想:不知道講對了沒?如果很有自信,自己說的都是正法,當然沒有畏懼,這時候說經非常流暢,理直,如同大師子吼叫一樣,自自然然,無量多少人眾前演講都沒有驚惶,而且能夠布施眾生說法無所畏,當然這是大師子。佛現在發出這兩種聲音,當然是要使眾生,不但自己說法,或別人說法,都無所畏。現在很多道場設佛學院,學生去那裡研究佛學,指導的人確定所做的解釋絕對沒偏離佛說的道理,說話很有自信。甚至學生演講,已經有正確觀念的老師聽後,說:「你說的完全正確,沒有任何錯誤。」使這個學生,以後說法給人家聽,心中也沒有驚惶。這是佛出師子吼和大師子吼音的目的,使我們自己說法,甚至教人說法,都無所畏。同時,現在佛說地藏菩薩怎麼行他的大願,這種行門,當然最主要是希望每個聽到的人都盡孝道。談到盡孝道,有的人認為孝順父母,只有這樣還不是盡大孝,當然我們對現生的父母盡大孝,就是要使他們離開六道輪迴。可是我們要知道,所有一切眾生,於無始刼以來輪迴當中,或為我們父母,或為長輩,或為兄弟姊妹,我們也要對他們有利益,不是只孝順現世的父母而已。現在假使我們奉侍父母沒有缺陷,對下面說的種種地獄的苦楚,也一定不害怕。我看過孝順的兒女,父母生病了,急著將父母送到醫院,急著找一個較好較高明的醫生救治,甚至不分日夜在醫院裡照顧。有的父母在加護病房,他坐在外面,固定時間才能進去看,他在外頭還是不休息,時時刻刻都想知道父母親的安危,甚至在那裡發願:「我寧願將幾年壽命給父母親,我願意念經回向給他們。」有了這種心,照顧父母親時,我們在那裡坐很久,或站立很久,或跑來跑去,我們都不覺得苦。用這種心來孝順所有的眾生,即使下地獄的苦楚救人也不再害怕。如同地藏菩薩於過去生修行者,很孝順父母。他以這個心對待所有一切眾生,所以眾生墮入地獄那個極大痛苦的地方,他還是下去救人,根本沒有畏懼。不但自己沒有驚惶的心,也布施給所有一切眾生無所畏。過去聽到去世要捐大體可能不敢,有人說:「我們死了,屍體掩埋,畢竟要爛掉,或是火化成灰,這個身體沒用處。如果捐出來給需要的人,可能那個人需要眼角膜,因為你捐了眼角膜,他不再失明。因為你捐了腎臟,那個人脫離尿毒症的痛苦。你捐了心臟,那個人得以活命。」最近有一位老師過勞,飲食上也不正常,肝生病了。在肝快壞了,他還想著:「如果能夠好起來,我還要好好的教學生。」所以有人想:「我寧願將肝布施給他。」可惜他和那位老師不是三等親以內的人,等到法律放寬,准許他捐肝,老師已經失救了。佛教我們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當然也就是要使眾生對我們所做的度眾生幫忙眾生的事情要勇猛直前。假使有人對父母有忤逆的行為,對下文說的地獄果報即使害怕,也不能避免。為什麼做了不孝父母的事情,不能避免下地獄呢?如同現在犯罪的人,要求不入地獄監禁,可能嗎?絕對不可能。一生不但不做壞事,反過來都做善事,即使到了地獄、監獄,都不必受苦。好比你有錢就布施,絕對不會搶人盜人的財物。你不殺害動物,當然也就不會殺害人類。我們不希望家人受到別人傷害,我們就不會去污辱別人的妻女。十種善事都做著,毀犯的都沒做,當然是一個正正當當的人,即使入了監獄,也只是去教化人,不是去承受刑罰。同在一個環境,犯罪的人失去自由,沒犯罪的人在那裡,行動自由,又可以勸化大家向善。差異在這裡可以看出來。

雲雷音,大雲雷音。
  最近全球溫室效應明顯,全球各地溫度上升。我小時候知道臺灣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現在不然,夏天有時候熱到三十五六度,如果天上有一些雲遮蔽太陽就很涼爽。在外面走,走到烏雲遮蔽太陽的地方,雖然地上沒有大樹,還是覺得涼快;雲飄走了,太陽的熱度又讓人難以忍受了。我住的地方向東,玻璃窗很大,都是透明的,早上六點多,陽光就把整個房間照得火熱。稍稍陰天,就感到很涼快。雲有影覆蔭,使眾生不太熱。雷有警覺的作用。年紀大的人說:「不孝父母,忤逆父母,輕慢師長的人,以後會被雷擊。」甚至姦淫人家妻女,或對自己的兄弟姊妹,倒行逆施,做違背人倫的事情,這種人會被雷擊斃。眾生迷留在三界當中,受種種苦楚種種熱惱,還是整天昏昏沉沉沒有醒覺。這如同在炙熱的陽光下做夢一樣。雖然這樣子實在很痛苦,我們還是不知道要求出離。最近幾天我又聽到一件想像不到的事情,三兄弟在建築界,哥哥是正經又打拼的人,一個弟弟只求自己做好就可以,另一個弟弟很求享受,因為兄弟間沒計較,哥哥開的是貨車,這個弟弟買進口車開著;住的房子,這個弟弟住新的,哥哥住舊房子。其中有一個哥哥不理會,該做的就做,該享受的就享受。這個最小的弟弟與兩個哥哥不同。弟弟的妻子幾年前就罹癌死去,他開的高級車被偷走,他說:「天待我很不公平。」妻子去世不久,他交了地方上本來就惡名昭彰的女子,於是工作不做,還吵著和兄弟分錢,而且向兄弟說:「我如果沒有錢,會被那個女子瞧不起。」其實那個女子不但嫁過,還在外面很花。雙方的父母都很熟悉,村人都認為他沒眼光,怎麼結交這種女孩子?可是這個男子已經沉迷了,和那個女子,兩人為了愛要服藥自殺。他還說他眼睜睜的看著女子先將藥吃下去。其實女子是唬他的,希望感情那麼好的兄弟,為此肯拿錢出來給他們花用。他說:「在時機這麼不好的時代,這個女子對我忠心耿耿。」因為父母很生氣,說:「你在很純樸的鄉村這麼做,已經敗壞了我的名聲。你要出去就出去。」這個弟弟沒想到,將自己可以享受的錢花光了,幾千萬花掉了,還問兄長說:「你如果贊成爸爸的話,不要我留在家鄉,不要做個壞模範。你能不能給我幾千萬,我出去。」這種人,別人喚醒他,他還是不能覺悟,一天到晚都在不正當的情愛裡頭,還要向家人非理要錢,無心工作。當然這個女子有計畫要他的錢。他在這種痛苦當中要死要活,哥哥要他振作起來,但是他又不肯。他就是在痛苦中不知要求出離。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愛護一切眾生,可以說愛護到無微不至,如同母親愛護幼子一樣,看到我們做錯了,就苦口婆心,好好誘導,好好勸解,說種種的妙法,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知道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真真實實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種種痛苦,將集這些痛苦的因,趕緊以智慧來斷除,甚至我們能夠欣羨心不動搖於寂定中的人,我們要學習他們趕緊好好的修行,才能夠捨去熱惱痛苦的生死,入到清涼快樂的涅槃。佛的法如同大片的雲,蓋在虛空中,能夠庇蔭眾生都得到清涼。雷震聲音,震耳欲聾。我小時候很怕雷響,看到閃電,趕緊摀住耳朵,用棉被蓋住頭。響雷是要驚醒每個人的迷惘。這裡說的雲雷音,是為三乘的人說權巧方等的法,大雲雷音是為圓頓的菩薩來說大乘究竟的法。佛現在放出這兩種音聲,要使三乘聖人或圓頓大士,都能入無餘涅槃而滅度。
  佛將大光明雲放出來以後,又發出種種微妙很好聽的聲音來,這些聲音是指檀波羅蜜音等等十六種聲音,要說這些聲音,全部說是說不盡的。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燄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悉來集會。』

從「出如是等」到「悉來集會」,總結前面佛所發種種音聲之後,娑婆世界之後說有許多天眾、龍眾、鬼神等眾,都一起到忉利天宮,然後說這些諸天的名稱。世尊放出許多音聲之後,就有這個娑婆世界和他方國土的許多天眾、龍眾、神眾和鬼眾,都集在忉利天聽佛說法。很多學佛的人將國土的土字讀成度的音,念成了習慣,似乎本來應該這麼讀,可是字典裡頭沒有這個音。曾經有個法師說淨土要讀成淨度,這表示尊敬,不過我認為那只是一個地方,並非因為讀成度音就變得比較好,這全是見仁見智。以國字來念,國土的土字還是讀成土地的土,讀成度音只是有一些人想以此與其他地方有所分別,所以把淨土念成淨度。
  每個人都可以了解百善孝為先,做種種善事,假使連父母親都不懂得孝順,只在他處行善,我認為並不正確,在他人那裡尚且要行善,為什麼對自己的父母親不懂得孝順呢?古人也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那個人能孝順父母,當然對國家也會盡忠。現在佛要說的是教我們行孝的法門,所以十方世界的天龍鬼神等等對這個法門也很注重,因為聽說佛要說這個法門,來赴會聽講的天上天人與龍眾鬼神等等,也特別用心,特別踴躍來聽講。前面佛所放出來的音聲很多,但是我們說了六度之外,還有慈悲音、喜捨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很多音聲當中舉出十六種,不過是約略在那麼多當中舉一些讓我們知道而已。其實佛所放出來的微妙聲音,多到無法計算究竟有多少。總之,以不可說不可說來形容。佛出了如上說的十六種以及不可說不可說的音,他說了之後,娑婆世界與他方國土諸天龍鬼神都來集會。
  娑婆世界就是三千大千國土,是一位佛所攝化的範圍。好比一個台灣分成很多縣市,某地屬台北管理,某地屬桃園管理,某地屬新竹管理,各有界管的範圍。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位佛界管的範圍。娑婆是印度話,譯成堪忍。我們所住的世間上眾生,因為每個都有貪嗔癡種種念頭,當然就會造作殺生、偷盜、邪淫等等的業,然後就受到種種痛苦,又有種種煩惱,可是大家都能忍受這種痛苦煩惱,故名為堪忍世界。在好的方面來說,譬如菩薩為了化度一切眾生,為了要使一切眾生能夠得到利樂,所以幫忙眾生,不一定都很順利,有時候受人嫉妒,怨恨。不說別的,一位修清淨行的出家人,有時候人家怨恨他,嫉妒他,在外頭宣傳,譭謗壞話。被譭謗,被誣陷,是不是也有很大的痛苦?一個菩薩要來這個娑婆世界教化眾生,也要受著生老病死等等痛苦,要到某處弘法,那裡未必設備很好,或許在大太陽底下搭個台子,人家都在家裡吹著冷氣,我們要在台上受著驕陽的逼迫,但是為了要使眾生能夠得到安樂,這些菩薩化度眾生時,也能夠忍受這些怨恨、嫉妒和惱害,心中並不因為這樣就想:「我做得流汗,被人嫌得流涎,被人家百般的誤會,不做了!」這也要能夠忍受,因此在菩薩修行,受到種種痛苦都不退轉,也叫做堪忍。悲華經說明為什麼叫做娑婆?這些眾生能夠忍受貪、嗔、癡三毒和種種煩惱,故名此地為堪忍地方,是為忍苦。法華玄贊也說為什麼叫做娑婆?所有的菩薩行菩薩道,利樂眾生時,有很多怨恨心、嫉妒心,受種種痛苦逼迫,也能夠甘願忍受這些疲勞,不退心,是名此地為堪忍世界。以前我們聽說堪忍,只談到一般人受到這麼多痛苦,還甘願在這個娑婆世界生活。至於菩薩行菩薩道,受種種痛苦都能忍受,也名為堪忍,這我們就很少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