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ebruary 2025

曾文水庫之行          /黃金庫 口述

去年底我們嘉義中埔、大埔、楠西、關仔嶺和東山等地區發生好幾次地震。年初二法會午供的時候,大埔附近又發生地震造成土石滑落,很不尋常。初五我向佛菩薩和上人銷假的時候,還想說最近地震一直發生,我們除了法會祈福,是不是還可以做什麼?可是常住師父們那麼忙!我就沒說甚麼。二週後台北的消災法會,有善知識要求大眾盡快安排去大埔一帶走一趟,我就有因緣同行了!

上週五出發之後,原本計畫走台三公路,司機竟然繞到一條小路。原來這是百年舊公路,還有古山洞,都是以人工開鑿而成,大家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在阿婆灣附近停留薦食,這裡常有車禍。附近地區包括南寮,以前是原住民的居住地。我們先人為了生存驅趕原住民,聽說還有活埋的事。這裡的人獵捕山羌山羊、飛鼠和雉雞等動物,除了宰殺毒殺還會做標本。為了開發耕地人們過度砍伐樹林破壞生態,也破壞了小動物的棲息地。番仔寮(現名永興)以前是原住民的聚集地,後來都被趕走了。以前我們傷害原住民… 閱讀全部

化作千縷微風,母恩暉映 /陳怡貝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沉睡。我是千縷微風吹,是輕輕的飄雪,是柔柔的落雨,是成畦的吐穗。」-瑪麗・伊莉莎白・弗萊

死亡,是生命交響樂譜上的休止符,是樂曲中最令人低迴的章節。死亡,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除了哀傷、失落,面對死亡的巨大陰影,我們想要回憶過去和思考存在的意義,往往注定失敗,然而,知因識果,有了佛法依靠支撐,無論對亡者與生者皆是最大的寬慰

家母這十幾年來慢性疾病纏身,加上情緒受過重創,使得原本開朗豪爽的個性在疾病的拖磨中漸漸失去活力,即便如此在病程中依然展現堅韌的生命力挺過多次危難。過年前兩周,一月十一號,是母親的國曆生日,我們買了她最愛的布丁旦糕(純素)慶生,一月十二號我們如往常一般生活與陪伴她,一月十三號(週一)清晨五點多我比平常早一個小時清醒,此時外籍看護來門口叫我說覺得母親的嘴唇乾乾的,母親睡的很深沉全身放鬆,臉上的體溫比平日低,再用聽診器聽心臟、… 閱讀全部

修行要及時 / Mimi

十幾年前,我還沒有學佛的時候,有認識一個朋友(簡稱 A),當時他已經學佛十多年了,後來他因為看到我開始吃素和學佛,我們才開始比較有聯絡,也會互相分享學佛心得,那時他有一個論及婚嫁的男友,後來成為了他的先生。

幾年前,他看著剛開始學佛的我,如此的認真和法喜,分享也總是充滿了熱情,就對我說:「我很羨慕你的狀態,因為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十年,佛在天邊,我學佛幾十年了,已經沒有這種熱忱和法喜充滿的感覺了,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下去。」那個時候,我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

他要結婚之前,曾拜託我和他的男朋友一起吃頓飯,希望我可以跟他的男朋友分享我的法喜和吃素的轉變,因為他的男朋友沒有想要吃素和學佛。我記得,那天我們吃完飯後,他男朋友說:「我是覺得每個人有他自己的因緣,時間到了,想吃的話,自然而然就會吃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勉強或是強迫。」後來,他們結婚了,我們也各自忙碌,之後就不太常聯絡,但 A只要看到我在學佛上有…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