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正念的飲食 /陳怡貝 醫師
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今年十月初寺裡舉辦精進佛七,在此之前的一個月,齋堂也以過堂的方式用餐,各種儀軌、戒律規則與「培訓課程」漸漸制定執行,心中甚感歡喜與莊嚴。結齋與回向後望著齋堂上方的「食存五觀」思量其意義,食物已不再是單純的飲食,更加細膩的在舉起筷子之前酌量眼前食物的色、香、味在進入眼、耳、鼻、舌、身、意之前辨認是否合適自身健康狀況?是否有多少資糧承受當下的福報? 是否考慮過一頓飯菜背後得來不易?
原本報名參加精進佛七,行李也打包好,遺憾的是在精進佛七前兩天母親突然胸悶胸痛缺氧,嘴唇發紫全身冒冷汗在家CPR急救後急診入院,從原本的精進佛七變成隨喜念佛,因緣如此也很珍惜,每天處理好住院的母親,安頓好家裡的父親,直奔寺裡一同參與,雖然在一樓大殿感受是一樣,沒有空間上的差別,一天下來無法禮一千佛,卻也在…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