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9

妙法不思議 /北京 何平

我是來自北京團隊的何平,八月中旬第一次參加寂光寺的梁皇寶懺法會,卻留下異常深刻的印象。這一片寂光淨土容納了近千人,不知道是哪位居士幫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影像,感覺像是參加了一場國際音樂會,無比的殊勝圓滿。

記得拜懺期間,預報有颱風要來,有一天雨下得特別大,都有些恐怖,可是在寺裡常住師父以及各位蓮友都很安詳,法會井然有序,有條不紊。據說,當時嘉義中埔有十一個村莊受災,滂沱大雨啊,水深至腰部,可是寂光寺絲毫沒有受影響,一切安然無恙,竟然在雨後祥雲朵朵飄。

法會期間,心中有滿滿的感動。我們能在寺中安心拜懺,要深深地感恩師父上人與常住師父,還有許多發心蓮友以義工,從交通、周邊環境、飲食、簡體版經書、……等等細節,都讓我們感到溫暖,有一種回家被愛的感覺!

我的先生李杰,雖然不是很擅言語,但他一直用心觀察和體悟著寺裡點點滴滴,很認真地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感受:

大道修行在世間,
青燈古佛映紅顏。
佈道傳經君知苦,
地獄…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4

  各位蓮友:

  《阿彌陀經》經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往生西方的主因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為「善根」,以所作的一切福德為「助緣」。

  「發菩提心」是要發成佛的心,發廣度一切眾生的心,然後切切實實的深信、切願、執持名號,臨終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謂「福德」在《觀無量壽經》有提到,要往生西方淨土的助緣要修「三福」,這三項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就像是打地基,概括四個字:「孝」、「敬」、「慈」、「善」,這是修「人天福」;四項能夠做好,念佛可生到「凡聖同居土」。

 所以說修學佛法最基本就是學做人,不能說整天只懂得念幾萬 聲佛號,待人接物什麼都不管了,連自己的父母或師長都沒有一點孝敬心,如果是以這樣自私的心,念佛是沒有效用的。

  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二乘福」,好好… 閱讀全部

莫謂惡小而為之 /王安隱

一個人行為的善與惡,可以決定命運的吉凶與好壞,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都是自己業力的牽引。一念之善,得善果報,一念之惡,得惡果報。善惡因果報應,如影隨形,自作自受。

地藏經云:「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這是勸誡眾生,不要輕忽微小的惡事,以為沒有罪,死了以後,曾經做過的惡事,一絲一毫都要受到果報。

法句經中說:「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小惡像水滴一般,滴水雖輕微,不斷滴下,力可穿石;故莫謂惡小而為之,以為沒有禍患,小惡累積,充滿罪惡,死後報在惡趣,受無窮苦。勿以善小而不為,以為沒有福報,點滴修善,累積福德,死後報在善道,享無量樂。

孔子說:「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例如在社會上常見聞:負責與民眾事業相關的政府官員,起先…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3

  各位蓮友:

  上次提到在西方極樂世界:「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好處,我們要知道,眾生在三界流轉當中,不是你想修行,你就可以修行。你不是諸上善人,我也不是諸上善人,你有煩惱,我也有煩惱,那怎麼辦呢?今生你刺激我,來生我就障礙你!

  就是這樣子:今生你修行的時候,他來刺激你,你就產生恨,雖然你沒講出來,但這個就是因緣法,除非你能夠原諒他,把心中的怨恨化解掉,不然只要你產生恨,來生就該你報仇了,換你去障礙他;第三生他又開始回報你,兩個人從此就沒完沒了,眞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跟人有關係,所以阿彌陀佛有大智慧,祂的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避免人跟人之間的障礙,在那裡修行,大家的道業都能日日增上,又能夠不退轉;這是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所成就的,感恩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

  經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就是說:往生的正因是「多善根…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2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這一段經文,是正式勸導念佛的人,應該要發大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在本經當中,勸了我們三次:「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佛陀在經典講事情,大都只講一次,像這樣講三次,那是很重要的,值得我們去深思。

  前面經文提到「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根據《無量壽經』的介紹,極樂世界的殊勝可歸納成幾點:

  一、遠離惡道

  二、國土莊嚴

  三、衣食自然

  四、身心安樂

  五、具足五通

  六、壽命久遠

  七、永不退轉

  八、一生補處

  九、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十、見佛聞法

  十一、必成正覺

  極樂世界的好處說也說不完,等以後有機會解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再詳細介紹。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阿羅漢」跟「菩薩」只能講是「善人」,「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才可以稱為「上善人」。在極樂世界每天能夠跟很多的等覺菩薩相會,如文殊、普賢、…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