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8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41

各位蓮友:

此次再介紹極樂世界的樂,與娑婆世界的苦,互相對照來說明:

三、此土有惡友牽纏之苦,彼土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是不能沒有朋友的,若是不慎交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整天跟他們一起花天酒地,不務正業弄得傾家蕩產,名譽掃地苦不堪言。若是學佛人,「惡友」就是使你不能聽經聞法、不能修行,處處阻撓你精進,這樣的朋友叫惡友。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都是與向善、向上、精進不懈的善友在一起,每天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安心辦道自然是身心愉悅,決定成就佛道。「上善人」:羅漢、菩薩均可稱善人,唯一生補處菩薩(一生即可成佛)可稱為上善人。

四、此土有群魔擾亂之苦,彼土有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招引我們走上不正當途徑的都是魔障。俗話說「學好三年,學壞三日。」行善非一朝一夕的事,娑婆世界中,魔障隨時隨地會來擾亂我們的身心,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們所引誘,沈迷在不正…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40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極樂世界的八種快樂。

宋朝的遵式法師(別號慈雲懺主),曾將此土(娑婆)與彼土(極樂),兩個世界修行的難和易加以比較,以十種的苦和樂,互相對照來說明:

一、此土有不常值佛之苦,彼土有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如今正值末法時代,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當來下生彌勒佛還沒有出世,我們想要生值佛世,親近佛陀是非常困難的。沒有佛陀在世的世間,人生是痛苦的,不知道修行,不懂懺悔不肯念佛、學佛,經常在六道輪迴,頭出頭沒,沒有了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同了,蓮花一開,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常親近佛陀,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可以依教奉行,那是最快樂的!

二、此土有不聞說法之苦,彼土有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佛法難聞,親聞高僧大德說法的機會尚且難遇,更何況是親聞佛陀說法,更是難上加難。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切流水、一切鳥類如白鶴、孔雀、鸚鵡、舍利等,甚至連樹林等一切自然景物,都在那裏宣說佛法,想想看,在那種到處… 閱讀全部

家族的連結―傳承寬容、愛的能量與品德 /陳怡貝 醫師

「世俗定義的成功與真正靈魂渴望的成功大相逕庭,一個人要在社會上擁有財富與地位,往往依靠的不單只是自己的力量,而是整個家族系統,甚至整個國家的力量。」― Koch (科赫)

家裡很久(將近有十幾年)沒有祭拜祖先,直到三年前再次和師父上人結緣,深知祭拜祖先的重要,才將家裡的佛堂重新整理。

自從回到寂光寺之後,家族中已故的奶奶、曾祖父會特別請父親幫他們醫治在世時沒有治癒的疾病和症狀。父親說曾祖父特別疼愛他們,而每次去師父上人那裡,曾祖父也會先向師父上人打招呼。

某一次法會前,曾祖父特別交代要和曾祖母的牌位寫在一起,不要分開。一開始我沒有特別注意,翻閱疏文時,才驚覺這是真的,由於自己的疏忽將曾祖父母、爺爺奶奶的序位排錯了,心想反正都是一家人,誰跟誰放在一起也相同(這是錯誤的觀念)。於是,重新整理長輩們的先後序位與牌位,心中突然一陣踏實。

每個家庭、組織乃至社會,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位置」,稱為「序位(orde… 閱讀全部

見聞分享之六

每日面對許多繁瑣的事、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如何在這緊張的生活中修行?

有一位蓮友見師父每日都長時間的應對信徒,而且不厭其煩地開導,見師父用很多時間勸說學佛、吃素對自己與他人的影響,雖是如此仍見師父精神奕奕,一點倦容都沒有;可是自己整天面對顧客卻很沒有耐心,於是請問師父是如何做到的?

師父說:身忙心不忙。

蓮友問:如何做到?

師父說:幫他人忙時不要想到自己的辛苦。

師父年輕時經常到某道場,也很受道場裡師父們的照顧,尤其一位年長的比丘尼。老師父很喜歡和師父說話,但老師父卻慢慢出現失智的現象,每次師父去看他便很高興,但老師父卻同一個問題會一連問了好幾次,比如:你吃飽了嗎?你在**道場,那裡的人有沒有欺負你?……..

照顧老師父的侍者,每到這種情形都會對師父說:某某人,你不要理他,他常常這樣。

師父就對侍者說:某某師父,你去忙你的,把茶留下來就好,我陪老師父說說話。

對長期陪伴失智老人這事,有些人真的會覺得很煩,因…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39

各位蓮友:

前面已經把三苦和八苦介紹過了,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所逃避不了的種種的苦楚,但是生到極樂世界去,任何一樣都不會有,所以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講到極樂世界的快樂實在太多了,先說八種快樂:

一、蓮華化生樂:西方極樂世界是「九品蓮花為父母」,蓮花一開就出生了,沒有胎獄出生的痛苦。

二:相好莊嚴樂: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青春常駐、容光煥發、相貌莊嚴,沒有形態衰老的痛苦。(那裡沒有老人安養院)。

三:身心自在樂:極樂世界的眾生,不管是身體、心理都是非常的健康、非常的自在,那裡沒有醫院不用看醫生,沒有病苦非常的快樂。

四:壽命無量樂:有生必有死,終究是逃不了死這一關。生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既然是無量壽,他的人民跟他一樣,也得壽命無量樂,不必受到生死無常的痛苦,那裡沒有死亡的痛苦。所以大家希望長壽,就要常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五:海會常聚樂:在西方極樂世界,除了阿彌陀佛以外,還有諸大菩薩…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