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8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4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比丘僧」的意義,此次講「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大:初果,二果,三果的聖弟子,不能稱大,唯有證得四果,回小向大的阿羅漢,才能稱大。

阿羅漢:

中文叫做:應供、殺賊、無生。

1)應供:應該受人天的供養。阿羅漢以前當比丘時,專行乞食的生活,勤修清淨梵行,不起貪瞋癡,不造殺盜淫,超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堪受人天尊敬供養,故稱應供。

2)殺賊:殺(滅)煩惱賊。世間盜賊專搶人家財物,此次所謂的賊,是會劫奪修行人的功德法財。比丘嚴持佛戒,証得阿羅漢果位以後,貪瞋癡等所有的煩惱都消滅了,不再受它擾亂,故稱殺賊。

3)無生:不再受生死之苦了。比丘証得四果阿羅漢以後,「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不再來六道輪迴生死,故稱無生。阿羅漢分「定性阿羅漢」及「回心阿羅漢」兩種。

定性阿羅漢:在寂滅為樂的定中,安於享受輕安快樂,不想再進步,不想度眾生。迴心阿羅漢:更發菩提心,回小向大要做菩薩,要成佛,要度…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3

各位蓮友:

上次講「衹樹給孤獨園」的由來,長者發大心建精舍也不只這一世,過去生中都為七世諸佛建精舍,功不唐捐所以福報很大。

佛陀特別指派舍利弗尊者幫忙監造,當二人在丈量地基時,舍利弗微笑,長者問他為何發笑?他說:您在這裡測量土地,六欲天中的宮殿已經為您建好了。隨即借給他道眼,看見六欲天中莊嚴清淨的宮殿。長者發願,願生第四天兜率天內院,親近彌勒菩薩聽經聞法。話一說完,其餘諸天宮殿都消失了,只有第四天宮殿清晰可見。(因果同時現前)

話說回來,這次講: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不是普通的出家人,而是有修有証果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

比丘:有三種說法:

1)乞士:外乞飲食資養色身,內乞佛法以資慧命。

2)怖魔:比丘內心正直守戒,心術不正之人,都會生起恐懼心,而改正不好的行為。

3)破惡:比丘要遵守二百五十條戒律,斷惡修善,一切惡事都破除了。

僧:
中文叫「和合眾」,分「理和」,「事和」。

理和:大家同住在一起,共…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1

各位蓮友:

解釋《佛說阿彌陀經》的緣由,起於有蓮友反應,有時讀一些經典或懺文,不解其意,想要法滿開個佛學研討班來講述。一來我才疏學淺,二來也沒有很足夠的時間,後來才想到現今網路發達,才用此一方法來傳達訊息。

在此聲明一點,您們滑了三至五分鐘的手機,我可要用三小時才能完成一位尊者的介紹。但值得欣慰的是教學相長,受益最多的是我自己,當我看到經文中大迦葉尊者的十二種頭陀苦行,對照今日的自己,真是又感動,又慚愧,就會對外在的一些衣、食、住不敢太放逸。難怪佛陀會說:「有頭陀行在,我法久住。」

讓我們回顧兩千多年前,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經說法的勝況,我們無法參與其中,真是不勝唏噓。有一首偈語:
佛在世時我沉淪
今得人身佛滅度
懺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身

雖然不值佛世,但讀到佛經就如同我們是與會大眾,與舍利弗、目犍連……一同聆聽佛的法音宣流。

他們是前段班,我們是後段班,但只要我們肯學、肯做、肯依教奉行,相信大家都能…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2

各位蓮友:

上次解釋「如是我聞」,今天講: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

一時:佛陀為眾生說法,機緣成熟的時候。

舍衛國:在印度北方,憍薩羅國的首都。

衹樹:衹陀太子花園的樹。

給孤獨園:本名須達多長者,有名的慈善家,對於鰥、寡,孤,獨非常同情,常常救濟他們,大家稱呼他為「給孤獨長者」。

有一天他去鄰國王舍城,遇見佛陀,聽經聞法後法喜充滿,恭請佛陀去舍衛國講經,佛陀答應他,但要有住所讓常隨身邊的弟子居住,長者歡喜答應要建一座精舍供養佛陀及弟子們。

回去找地方,看中衹陀太子的花園,但是太子不賣,他一再懇求,後來太子說:假使你用黃金鋪滿花園我就賣。長者很高興,把家中的黃金搬來鋪滿花園,太子深受感動就說:我們合作,你供養地,我供養樹,豈不兩全其美,後來就把精舍建起來了。衹樹給孤獨園也叫做:衹園精舍,佛陀在此講經說法二十五年。

長者發大心,請佛陀弘揚佛法,讓眾生得大利益,值得大家尊敬,讚歎。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解…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各位蓮友,阿彌陀佛。經徵得師父上人及法滿師父同意,陸續於寂光園地轉貼由法滿師父為大家講解彌陀經文章,也感謝為大家保存文章檔案之蓮友。以下由法滿師父解釋講經緣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