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8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6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尊者,讓我們了解到學佛就是要有善知識的教導,問題是我們能不能虛心接受?能不能改正過失?像羅睺羅受到佛陀的教誡,及舍利弗師父的教導,而能痛改前非向佛道精進,他的這種「密行」值得我們學習與讚歎!

想一想自己學佛已多年了,遇到事情總是找理由來原諒自己,說別人的不是,放縱身口意三業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雖有師長的諄諄教誨策勵,但壞習氣還是依舊不改,真是太對不起師長,太對不起眾生了。

有一句話說:學佛就是要改過,改過才算是在學佛。記得陳怡貝醫師有分享一句話:唯有看見自己的不好,才能明瞭,該如何讓自己變好。改正不好的習氣,我們的心才能平靜,法才能入心。所以自省的功夫很重要,這是每天要做的功課,共勉之。

這次要講阿彌陀經中,第十一位「天供第一」的憍梵波提尊者的故事。

憍梵波提:譯為中文是「牛齝」(牛反芻)。

過去生他是出家的小沙彌,看到老比丘在誦經,老人家年紀很大牙齒差不多都掉光了… 閱讀全部

飛蛾撲火 自燒自爛 /法致

分享幾件最近發生的事。

之前曾經腹痛,有冤親債主說我以前煮太淡給他們吃,導致他們肚子痛。還說我現在煮菜都沒加油鹽…,說到這裡我心裡很不服,「哪有可能都不加油加鹽,只是加少加多而已。」師父看出來了,說我不承認,還想辯解。師父很厲害,他看得出我們的習氣,甚至深層的的起心動念都能察覺,所以他不給我們辯解的機會,就是要我們徹底改變。後來有位師兄在旁說,有人跟我反應菜味道太淡,我回答他說:「自己加醬油啊!」事後我自己回想,我在煮菜之前,會先想這個菜如果煮太鹹,變剩菜時我就不能吃了―煮菜前不是想到如何煮出讓大眾吃了健康又美味的菜餚,而是先想到自己能不能吃…。過去生我應該也是用這種自私的心念,做出傷害眾生之事,眾生及時教導及提醒我這種習氣,如果我一昧只覺得不服及委屈,又如何能察覺及改正自己的習氣?人家說我怎樣,第一反應是找理由辯解,師父常說,如果還想辯解,表示不願承認及改正自己的習氣。只有願意自己努力去反… 閱讀全部

三生三世桃花劫 今生今世願了結 /張永泰

我與太太結婚十三年,育有一女孩和一男孩,事業和生活也還過得去;本應是親朋戚友們羡慕的好家庭。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與太太相識不到一年就結婚了,婚後快兩年有了第一個女兒,女兒出生四年後兒子也出生。雖然兩位孩子的先後到來給家庭帶來無限歡樂,但是我與太太的感情卻總有一種微妙的無奈(其實當初遞交結婚申請的時候,我就有一絲不祥的感覺,以後發生的事情,令我不得不感慨前世因緣及果報;此為後話)。3月23日傍晚,我和表哥一起來到寂光寺,用餐後我們和慧深師父在會客室聊天,品嚐了美味的春捲(坦白說,我還真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春捲);師父除了和我們聊聊家常,也耐心地聆聽了我的家事,就是我最近與太太關係緊張,甚至到了探討何時離婚的階段。師父充滿慈悲與智慧,微笑地問我是不是想瞭解些什麼。於是我聽到了下面三個故事:

故事一:從前有位賣蛋的良家婦女,長相好看,每天都會挑蛋去市集售賣。有位男士(據說屬地痞流氓那類,但願…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5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難陀與阿難兩位尊者都有三十種相好莊嚴,若要解釋三十二種相好會佔很多時間,若欲了解者可查Google「三十二相」裡面有詳細介紹。(註)

欲得三十二種相好,必須生生世世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廣修六度萬行愛護一切種生,不捨身命利益一切眾生。成佛必須是要: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福慧具足,相好莊嚴要度人就容易了。阿難尊者出家,就是看到佛陀的相好莊嚴跟他出家的,舍利弗尊者就是看到馬勝比丘的威儀莊嚴而出家的。

三十二相是表法,代表種善因得善果,每一個相都是善因善行修得的果報。

今天講第十位:「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尊者。他是佛陀的兒子。

羅睺羅:譯為中文是「覆障」的意思,有障自,障佛,障母三種意思。

有的典籍記載佛陀是有了兒子才去出家,另一種說法是佛出家後六年兒子才出世的,我們就以後者來解釋吧!

1,障自:羅睺羅過去生中是一個頑皮的小孩子,為了好玩將老鼠洞堵塞了六天,老鼠在裡面餓了六天,所以今生遭受到被…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4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佛陀的親弟弟――儀容第一的難陀尊者,這次講佛陀的堂弟――多聞第一的阿難陀尊者的故事。

佛陀有三十二相,兩個弟弟都有三十種相好莊嚴,因過去生中嚴持戒律,精進修行才有莊嚴的儀容。所以我們希望有莊嚴的身相,也要好好受持佛陀的教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好。

在過去空王佛時,阿難跟釋迦佛是同門師兄弟,釋迦佛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精進不退,阿難就歡喜學多聞,所以釋迦佛修成佛了,他還是做弟子來護持佛法。

佛經上說: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每尊佛都是希望眾生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得到究竟圓滿之樂。所以有的就示現:弟子、居士(像維摩詰)、菩薩,甚至像提婆達多(阿難的哥哥)那種要害佛陀的人……就像演戲一樣,有主角有配角,有好人有壞人……等等角色串連起來,個人把個人的角色演好,總是要讓眾生從中了解佛法,而努力修行得到究竟解脫。

「阿難陀」一般簡稱為「阿難」,中文是「慶喜」。他是釋迦牟尼…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