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6

「如來十號」講解(八) /慧深法師講解 弟子王龍童記錄

八、調御丈夫

  「丈夫」二字不是指男的,只因為男眾通常比較有魄力,就以丈夫來表達它的意思。女眾中比較有魄力的,也被稱為「女丈夫」。丈夫代表那個群體之中,最好的成員。

  當老師就是在調御學生,調教學生。但是要成為調御丈夫,要使眾生心服口服的接受調教,自己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的言行端正,沒有缺失。一般人讀完師範學院課程,就當起老師了,但是老師的言行舉止,如果有些缺失,學生與家長也不太肯聽我們教化調御。

  以前發生過一件事情。有個老師數學很好,家長都希望將孩子送給他教,即使不在他班上,也要利用課餘時間到他那裡補習。在以前經濟不好時代,一般人在肚子餓時,是到街上吃五毛錢或一塊錢的「切仔麵」,加個肉丸就好,而這位在國小非常受到尊敬的老師,住在我家隔壁,開始學會喝酒了。當年社會很保守,看到老師在那裡喝酒,覺得很訝異,最後老師還因喝酒過量而酒精中毒,桌上喝酒,在桌面下小便,一定是整條褲子溼漉漉的才回家。學生到麵攤吃點… 閱讀全部

「如來十號」講解(七) /慧深法師講解 弟子王龍童紀錄

七、無上士

  「無上士」的「士」是人。許多人將佛神格化,這樣不對;將佛當成神,將菩薩也不看成人,這都不對。

  我初學佛時,看到佛、菩薩像,認為人之中沒有佛與菩薩,因為佛和菩薩與人的層次分隔很大。這種觀念,可能初學佛的人都會產生。甚至每當聽人家說某某人是菩薩,我們會說:「他只是個人,怎麼可以稱為菩薩?」其實菩薩也有小菩薩,真真實實發了菩提心,開始修菩薩道,好像是個幼稚園的菩薩行者,直到等覺菩薩行者,已經與佛相去不遠了,通通叫做菩薩,這中間有五十個階位,其實何止千百萬個階梯哪!譬如平時我常發脾氣,現在開始發願只說柔軟語,這也可以稱為菩薩,因為已經開始少給人煩惱了。以前我愛胡言亂語,人家說話時愛插嘴,使人煩惱,看到我就害怕,因為人家的好話常被我誤解。現在我們發願修正它,向著覺悟的道路走,直到無上士。已經沒有比無上士還高的階位,就是成佛了。

  無上士是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或者懷疑釋迦牟尼佛已經是無上士,怎麼還… 閱讀全部

地藏經的意義 出處/觀自在的心樂章網站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稱為佛門孝經,內容除了弘揚首善的孝道,更諄諄告誡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初學佛者必讀的經典。

按《地藏經》所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即將離開人世進入涅槃時,仍悲憫擔憂迷途的眾生,因此在彌勒佛(未來佛)降生人間之前,這段無佛住世的期間,佛陀便暫時將六道眾生,全部託付給地藏菩薩教化。地藏菩薩亦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因此我們尊稱他為「大願地藏王菩薩」。既然釋迦牟尼佛指示地藏菩薩作天人鬼神等六道眾生的導師,我們就應該遵循地藏經教誨,學習地藏菩薩大孝與大願的精神。

長久以來,地藏菩薩均被民間信仰所誤會,以為他是專門管理地獄的;其實地藏菩薩是接受了釋迦牟尼佛的託付照顧六道眾生,因此與我們有很深的因緣。更有人認為讀誦地藏經會招來鬼眾厄運,實是極為錯誤的迷信。事實上,經文內明白告訴我們:這部經是佛在天道為母親所說的,而且來聽經的都是大菩薩及天人龍眾,鬼道一般的眾生並無… 閱讀全部

誰做得比較多?

轉貼自寂光園地二 蓮友及師父

陳永璋:
有一陣子,常洗碗,有一天同修突然對我說,怎麼都她在洗碗,我突然領悟到,其實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做的比較多,付出的比較多。

師父:
昨天陳永璋教授來寂光寺,閒談中聊到平時他曾經幇忙做家事,心中嘀咕著:「怎麼常常都是我在做⋯⋯」有一天太太對他說:「怎麼都是我在洗碗?」他才領悟到自己總是認為自己做的比別人多,所以應該檢討⋯⋯。我認為學佛的人如果發生事情,都能退一步檢討自己,從心中歡喜自己如果有能力願意為家裡的所有人,再一一擴大到願意為所有人付出,無怨無悔!相信每個家庭,甚至於整個世界都將充滿溫馨充滿愛。我這一輩子雖然沒有什麼能力和本事,但是只要能讓別人解除煩惱,帶給別人一點快樂,我總是樂此不疲,所以每天都不知道自己窮忙些什麼,就算休息的時間很少,但是每天都很快樂!

愛的榜樣 /盧桂櫻

能生到「好教」的孩子是福報;而能把一個「好教」的孩子「教好」,就得靠用心。

不管孩子好不好教,想把孩子「教好」,教什麼?怎麼教?就很重要。如果以為孩子反正那麼好教,領悟力好、學習力又強,就不講究內容與方法,那麼,到頭來,好教的孩子,一樣不會變成好孩子或大人,換言之也就是良善正確的好人。

這樣的好人,不必然是學業資優生或長大後一定會功成名就;而是不管他是小孩或大人,都擁有良善快樂的健康心靈,樂於助人,不只自己快樂,對別人總是也很有用。這樣的人,我認定他就是「好人」,好人雖然也會犯錯,但好人不會故意做壞的事,去傷害自己與別人。相信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都能變成像這樣的好人。

那麼想教出這樣的好人,究竟該教什麼?又該怎麼教?西方學者有句名言:「教育無它,愛和榜樣而已。」這句話合起來說,就是「教育並不複雜,只要大人做出心中有愛的榜樣給孩子看就可以了」。

可見「愛」占了教育內涵的大部分,它為什麼…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