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4

蓮友們「種健康因,得健康果」的分享

雀息
大約5、6年前,因工作壓力,先生常年在外,又有二個孩子要帶,所以得了腸躁症,看遍台灣各地醫生,症狀依然如故,讓我身心俱疲,沒辦法,只好「自己當醫生」,不吃肉只吃魚試一試,哦!有好一些,但仍未全好。又把魚捨棄,好了百分之九十,當時是吃肉邊菜,所以還是會偶發,自從遇到師父後改成奶素,現在可一路暢通,天天舒暢,謝謝Dear師父。人生終於是彩色的。

允賢
我還沒學佛前,患了胃食道逆流,俗稱的「火燒心」,天天如此,中藥、西藥吃了都沒用。後來經人介紹看了某一位黃醫師,西醫的,專看胃病,吃了他的藥之後,真的蠻有效,但後來我研究了一下,原來他的藥制酸劑放的比較多,我心裡頓時涼了,這可是本末倒置。果不其然,日子久了這份量得越吃越多才會有效,而且消化系統的消化能力也變得很差。自從某一次心理對生命被屠宰虐殺的震撼體驗後,立即改吃全素,莫約一個月後,症狀慢慢減輕,半年後不藥而癒,過了這麼多年從來沒復發過,正確的飲… 閱讀全部

歲末圍爐談心 /林憲章

過去我也在一些宗教團體活動,他們雖然吃素,但是對於吃素的要求程度沒有這裡來得嚴謹,總有個預留的空間,往往這個預留的空間是讓人墮落的一條縫隙,這是我深刻的感受。某些團體為了保持跟你的互動,給你方便通融,給你的知見有所偏離,在學佛過程中這是一個很可怕的陷阱。

佛法講因果論,因果是佛法裡頭很重要的根本,「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之間有一個緣,緣不聚則果不生。五戒講到殺、盜、淫、妄、酒,上五項是緣聚非常重要的因素。這星期天有一家臺灣略具知名度的內銷服飾公司的董事長跟我見面。他很高興,因為他去印度跟法王結緣,說他在那邊很有感應,講了很多他的感受。我接觸了師父,覺得他所講的都只是現象,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現象背後所存在的因果以及化解的方法,是一種證量的顯現!他講他的理念給我聽,他吃素但喝酒,他說殺、盜、淫、妄往往因為酒而發生,他說如果喝酒的功力好,能夠控制,前面這四樣就不會發生,這是他的邏輯,最終他還是很難… 閱讀全部

素食不營養又不方便? /無得

大概在一個多月前,我回寂光寺參加水懺法會,師父要我跟某對教授夫妻聊聊。看到他覺得眼熟,只是當下想不起在哪裡見過面。聊過天才知道,我們曾經在工作場合碰過面,於是熱絡了起來。那時候我聽說他的身體不好,但不知道是什麼問題,後來知道是肝方面的問題,已經很嚴重,所以就跟他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十幾二十年前,我剛接觸師父時已是所謂「健康」肝炎帶原者,由於這是國病,眾人皆知「肝病三部曲」,也知道大多都到四十來歲就準備「收攤」。我當時三十幾歲,看過太多案例,警覺到這樣的問題不能輕忽,便遵從醫囑,每半年追蹤一次,直到有一回醫生說我指數異常,我問他該怎麼辦,卻只見他兩手一攤:「很抱歉,沒有任何藥物可解,可以多休息多觀察。」我才發現這麼信任的醫學權威給我的卻是如此無力的答覆,這也給了自己一個當頭棒喝:得盡早尋求一條究竟的道路。雖然日後指數回復正常,但半年期限一到,每次的檢查就感覺好像等著宣判。不服輸的我,便轉往中醫… 閱讀全部

向大地請法(一)我的自然農法之路 /李靜瑤

前言
本系列文章由李靜瑤師姐分享。李師姐多年前辭去了電子業主管,全心投入友善土地、愛護眾生的自然農法耕種。其間遭遇困境的艱辛無助,及看著作物健康成長豐收的甜美與充實,真是如人飲水。她笑著說把這些都當作修行。每每遇到問題,她必然想到佛菩薩的精神,即使再難熬,也遵循師長的指引教導,專心一意往前行。

向大地請法(一)—我的自然農法之路 /李靜瑤

什麼是「自然農法」?
自然農法最早提出這名詞,是日本岡田茂吉先生所提出,即現在的MOA(自然農法)的創始者;提出三年後日本福岡正信先生也提出其自然農法,其著作有《一根稻草的革命》。這兩位對自然農法的作法有些差異,岡田茂吉先生是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等違反自然的東西,而透過自然操作方式讓土壤變清淨、提高自然力,確立符合大自然原理的生產方式。福岡正信先生對自然農法的原則分四部分:(一)不耕田,(二)不施肥,(三)不用農藥,(四)不除草。一般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但由於… 閱讀全部

學佛修行要下工夫 /楊思偉

我說一下這幾年學佛的心得。在大學裡面,吃素還是少數,特別大學校長吃素更少。在很多場合,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吃素?剛開始不方便多講,只說是健康因素和環保因素,最近我才直接講是宗教因素,我信佛教。

這幾年在大學服務,一心想培養優質的下一代。我一直遵循師父給我的教誨,希望我們的下一代,除了讀書,把自己的專業學好以外,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人生真正的價值觀、理念、人生的智慧。我時時秉持這個信念。

卸任前,我比較有因緣開放的跟同仁分享一些事情:人生生老病死都是苦,如果從平常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希望我們能夠幸福、能夠快樂、身體都能夠健康,有著這種期待,請問怎樣才能真正得到這些呢?告訴年輕一代要追求幸福,追求功成名就,一般人都講求這些世俗的觀念。以前我那個年代有一本書,羅家倫先生寫的《新人生觀》,也都在講類似的概念。

後來我一直在體會,人在生活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困難、很多挑戰,怎麼解決呢?為什麼會碰到這些問題呢?…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