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業魔法師的懺悔 /林繼德
二十多年前,台幣升值,台灣的經濟被形容成「台灣錢,淹腳目」,很多行業興起,也有很多行業走進夕陽工業。那時,大學剛從食品科學系畢業的我,滿懷熱忱,當同學還在猶豫升學或就業時,我已經迫不及待的進入了一個大廠。
那是一個由外銷轉內銷的食品廠。早期台灣靠著農產品加工為國家賺了不少外滙,但是因為台幣的升值,農產加工製品,例如:洋菇、蘆筍、水果罐頭,已日漸衰微,走入夕陽工業。大部分的工廠若不轉型為內銷工廠,很難生存。我很快的進入了研究開發室,負責研發新的產品。那時公司開發的系列產品,已經都會添加修飾澱粉。添加修飾澱粉的最大目的,是要穩定食品,可以達成「不可逆反應」。例如:我們在家煮酸辣湯或濃湯,為了要濃稠,我們會芶芡,但是通常澱粉不耐酸也不耐久放,放置一段時間會還原成水狀;如果加了修飾澱粉,它可以一直讓產品保持「很良好的狀況」。
市售的仙草、愛玉等消暑產品,通常也會添加含鈣離子的添加物,讓它凝結不出水;如…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