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在各種因緣裡面修持自己 法寧

之前有一位學佛不久的居士提出問題:在現今的社會中亂象頻出,不公平的事情很多,套一句較不禮貌的說法就是”小人當道”。的確,以世俗的眼光及角度來看,這個社會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但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並沒有所謂的不公平,因為佛法講求”因果”的觀念,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何謂”好人”與”壞人” ,在輪迴中每一個人都曾經是好人也曾經是壞人,也曾經做過好事與善因,做過壞事與惡因,在因緣成熟時果報就會現前。尤其是在我們的起心動念之間,,或是因所說的話及所做事的不圓滿而傷害到人,就很容易與人結下惡緣,就會有個惡因存在。

現今社會的亂象是大家共業所造成的,那為什麼受報的輕重有差別?共業–大家都有參與在其中,但又因在事件中參與出力程度的大小,其所受的果報就有差別。例如:帶頭及設計陰謀的人及被迫執行的人,所受的果報就有分別。

另外我們也不能從眼見的事情上去判斷事情的對與錯。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個人走在路上看到路邊圍著一群人,他很好奇就跟著去看,看到一個長得很高大魁武的甲君,無緣無故看到乙君覺得乙君很礙眼,就無名火一起不停的對著乙君拳打腳踢,圍觀的民眾只敢怒不敢言,等到甲君打夠離開了,旁人才議論紛紛的說著甲君的不是。後來一位得道的禪師到了現場,聽路人在那邊說著誰是誰非的話等等;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著:以大家的世俗眼見中,打人的甲君是不對的;但你們可知在過去生中甲君與乙君的角色是對調的,甲君在過去生中被乙君無故打的很慘,所以這世中甲君看到乙君才會無名火一起痛揍乙君,欠錢的要還錢,過去生中乙君打甲君,所以這輩子乙君要被甲君打,甲君有錯嗎?以世俗的眼光來講是看眼前的,可是佛法是看因果的,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

大家能夠在同一個道場修行都是因緣,當然其中有好也有不好的因緣,所以大家不論在相處或是對事情的看法上會有不同的意見與做法。當事情發生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檢討自己。因為當你檢討別人的錯誤時,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都是對了。若你是檢討自已的錯誤就會發現自己的缺點在那裡,這就是佛法說的”自覺”;

在團體的生活中,食衣住行大家都緊密的生活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要互相包容、體諒。”人”非聖賢,都有優點與缺點,都是大家學習與警惕的對象。在師父舊客廳有一對聯上頭寫著”無欲則剛,有容乃大。”在佛法上修忍辱行的福報是最大的,但修忍辱行並不是你忍一忍就好了,是要”不著於心”,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緣”成熟時,都是在受過去所種的因;有時事情的發生並不是誰欠誰、誰對不起誰,而是你剛好要承受這個果,而另一人剛好有這種習氣,在因緣成熟時就要受果報。事情發生不是在論誰的是非與對錯,若是能從中檢討自己的錯誤,找出自己的缺點,進而改進,在修行上會是一大進步。

最後以”無欲則剛,有容乃大”跟大家共勉之。

–法遠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