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是我們收養近5年的貍花貓(中華田園貓,就是一般的野貓),2018年秋天咪咪在北京郊區辛莊的一個院子,那時老三晉文與同學聚餐,咪咪主動跳到晉文身上,晉文對咪咪說:如果你會讓我抱你放進我的書包,我就帶你回家。咪咪竟然如實照做,晉文開始養流浪貓,並取名為咪咪。當時咪咪多處皮膚病,應該已是流浪許久,也是天生註定與我們的緣分,要成為家人。19年冬天晉文回台灣就讀高中,咪咪轉為姊姊欣頤帶回北京城裡照顧。
一轉眼幾年過去,我們對咪咪疼愛有加,咪咪聰明伶俐,很會察言觀色,調皮可愛,被我們暱稱為咪咪公主。同時家裡原本就有一隻姊姊從小養的灰色英國短毛貓先生Umi(嗚咪)。Umi從小萌笨憨厚,一直是咪咪的小跟班,不過一隻母貓,一隻公貓也是天天打架鬥玩,一日打架時,咪咪抓傷Umi的眼睛,導致右眼發炎差點失明,治療期間就順道把兩隻貓結紮時,才驚訝的發現咪咪早已被結紮過,表示她過去是有主人,爾後被丟棄或是自己走失,或是流浪時被善心人士帶至醫院結紮過。
2023年年中姊姊欣頤決定回台定居,開始長達超過一年為兩隻貓申請各種檢疫、疫苗、海關通關文件的往返,終於在2024年6月10日,帶著兩隻從北京飛回台北,不過姊姊急於有事處理,無法等待兩隻貓在台灣動物檢疫所隔離的一週時間,帶貓返台第三天就先行飛回北京。我與晉文弟弟在他們隔離期間,被允許探望一個小時的時間,看到兩隻貓安然無恙就安心了。隔離期滿6月18日一早我駕車去檢疫所將兩位小家人帶回台北的家,從他們上飛機到回台北的家,不斷地跟他們說:我們很愛你們,你們現在回家了。
回台北後,發現挑食的咪咪開始不吃東西,僅喝水,看見任何食物望一眼,就轉身離開。而另一隻Umi對新環境也是一樣陌生,不過他很快在5天內,自動成為一隻吃素糧的小貓咪,作息恢復快速,食量、喝水也慢慢增加。反觀咪咪就是截然不同的表現,在北京咪咪天天要吃三頓飯外加宵夜,成為一隻小胖貓。來到台北後,一口食物也不吃,我都納悶我們三天不吃東西,就會體力變差、精神不濟,為何咪咪可以都不吃東西這麼長時間呢?
剛開始也沒太在意,就當她對環境的過度敏感導致不想進食。女兒雖然不在台北,我也曾經跟咪咪在北京生活近4年的時間,她認得我的。一直到整整兩週咪咪都不願意進食,我與弟弟們都已經吃超過20次餐食後,我們才意識到,咪咪可能感受在檢疫所隔離期間,她再度湧上被拋棄感而絕食,才意識到事情嚴重了。
25號以後,覺得咪咪的身體開始變虛弱,29號帶咪咪去動物醫院就診,經過血清檢驗後,才得知咪咪因久未進食,導致胰臟發炎,那時其他各項血檢指數還是正常,就沒讓咪咪住院,擔心住院對咪咪而言,對她而言又會像是被拋棄一樣。每天家裡醫院往返帶她進行皮下注射抗生素,試圖控制胰臟炎。此時,女兒欣頤也著急從成都出差半途中,趕回台北陪伴咪咪。剛開始咪咪看見女兒,並非對她撒嬌,而是對她發出生氣的聲音來兇她,不願意女兒靠近她。這也證實我們原本的判斷,咪咪心裡內在被遺棄的創傷再度被喚起,不論我們已經與她生活近5年的時間。
在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寫的“為動物請命”一書中,提到動物比我們人類能感知更複雜的情緒與感受。我從咪咪的身上感受到,動物一旦在情感上受傷後,這份恐懼我們以為我們已經撫平了,但是一旦她的感知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時,她會一直停留在最初的受傷情緒裡,無法出離,所以她決定以不吃不喝的尋死方式,結束自己。
7月3日半夜3點多,我被女兒與兒子突然叫醒,告訴我咪咪快不行了,體溫降低、翻白眼、嘴巴合不起來。我與三個孩子們緊急把咪咪送到動物醫院急診,一連串的血檢報告出來,咪咪的黃疸數上升、脂肪肝、並且白血球暴增、腸胃道受損,得了三腺炎,加上紅血球急速下降。
原本只有胰臟炎,開始引發一連串的器官混亂,咪咪接上鼻胃管灌營養液、好幾台不同治療的抗生素、補充劑的點滴打著。我與三個孩子天天下午到醫院探望咪咪,為她打氣,不斷告訴她:我們非常愛你,永遠都不會拋棄她的。
然而咪咪的狀況並沒有好轉,再灌食症候群流口水、噁心想吐、各種發炎進行著。住院到了第4天醫師暗示我們咪咪處於病危重症看護,她的紅血球如果持續下降低於20(那時咪咪指數是22.2)可能就需要輸血,以維持生命,否則可能休克。
一聽到輸血,我們馬上詢問醫生:人是自動捐血,提供他人需要輸血的血庫,那動物呢?動物的血是如何來的?醫生愣了一下,告訴我們有機構很好的飼養貓狗動物,讓他們吃的很好,以提供血庫的來源。原來我們人類是這樣殘忍地對待動物,沒有一隻動物是心甘情願的被抽血。他們的血是提供給可以承擔經濟能力的寵物主人,可以讓自家的寵物活下來的血庫來源。
女兒馬上跟醫師說:我們不會讓咪咪輸血,這是我們基於人道考量,也是我們的底限。
我們一家人已經做好咪咪隨時會離開我們的準備,咪咪因情緒問題導致生理嚴重損傷,我們盡一切努力救治的原因,是咪咪是我們的家人,我們需要用愛來告訴咪咪,她是被愛的,不會再有被遺棄發生在她的身上。
就在我們決心寧可失去咪咪,也不讓咪咪去傷害其他貓咪被抽血的痛苦時,第七天開始,咪咪的病情奇蹟般地有了好轉的契機,開始有點精神,也會對我們喵喵兩聲,甚至撒嬌地趴在我們身上不願離開。我們都認為咪咪真的知道“我們是愛她,我們不會遺棄她”,她原本因為心裡情緒(內在被遺棄的創傷)問題導致嚴重的生理受損命在旦昔,最後咪咪克服了被遺棄的創傷,明白我們大家真愛她時,她想活下來的意志力又帶領她的物質身體活下來。
咪咪在第九天出院了,雖然還有一長條康復之路要走。咪咪教會我們的生命課題,讓我看見我們身為人,應該對整個動物王國的責任與道德,動物的感知力比我們想的複雜太多。一隻大象可以歷經40年後,還記得曾經毆打她的人。一隻獅子可以經過多年,還記得從小疼愛照顧他的飼養員。我們對動物的情感認知還停留在無知掠奪階段。
動物的第一次情感創傷,可以讓她以絕食尋死,也可以因為她感受到人類的愛而重生。
我們還要繼續認為他們只是不會說話的動物,可以任我們宰割而已嗎?他們應該是我們盤中的食物?他們只是我們叫喚來去的寵物?他們只是我們人類有正當理由來進行各種動物實驗的刀下產品嗎?
每一次在森林時,觀察到成群的鳥兒們會在太陽升起前一個小時,高聲鳴唱,好似要叫醒還在沈睡的樹林。魚是水的情感表達、蜜蜂與蝴蝶喚醒花朵,而蚯蚓、地下生物是土壤的信使。整個大自然是由人類王國、動物王國、植物王國與礦物王國建構而成,每一個王國都有著自己的使命與責任。我們人類站在最高等王國的位置,更需要我們有至高的道德與責任,對所有動物、植物、土壤負責。
咪咪以絕食誓死的決心,讓我們一家人看見自己的責任,愛是一切療癒力量的源頭,對人如此,對待萬事萬物更需要多一份的同理心與道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