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佛陀時代,有位國王名叫和默,由於他的國家地處邊境,所以從來都沒有見過佛陀、也沒有聽聞過佛法。全國信奉邪師外道,殺生祭鬼神,以此為常。有一次,國王的母后生了重病,儘管看了許多醫生,服用各種湯藥甚至派人向女巫醫求符請咒,仍不見好轉。
於是國王召集國內二百位婆羅門教的法師到宮裡接受供養。國王問他們:「我的母后長期受到病苦的折磨,不知是什麼原因?各位都是智能之士,通曉天地日月星宿、命相之理,請告訴我真相。」這些婆羅門教法師聽了,一致認為是是因為流年星宿錯亂,陰陽不調所引起的。他們建議國王要到城外平坦潔淨的郊野祭拜山神與日月星宿,並且還要準備一百隻不同種類的畜生及未成年的小孩,殺來祭天,國王要親自將王太后帶來跪拜祈禱,然後就會好了!國王聽了之後,馬上派人準備婆羅門所交代的祭品。上百頭的象、馬、牛、羊從東門出發,前往祭祀的地點,一路上人獸哀鳴嚎叫,震動天地。
佛陀得知這位國王竟然為了要救一人的性命,而殺害這麼多無辜的眾生,為其愚痴頑固深感悲憫。因此,佛陀率領四眾弟子來到這個國家,在國都東城的大街上,剛好遇到這位國王與婆羅門之輩以及這群哀嚎的祭品。
國王遠遠地就看到了佛陀。佛陀全身散發出光芒,如同旭日般明亮,又似滿月清淨柔和。所有在場的人,包括被當作祭品的動物與小孩都被佛光所感動。於是國王下車後向佛頂禮,佛陀問國王要前往何處?國王恭敬地回答:「因為母后長年臥病,看遍了全國最好的醫生,最後連祈求神靈都沒有效果,所以今日特別準備要殺生祭拜天地、山神及日月星宿,為母后祈福,希望她能早日脫離病痛之苦。」
佛陀告訴國王:「人們想要得到穀物,就應先耕田播種;想要得到富貴,就應力行布施;想要長壽,就應心存慈悲;想得智慧,就應努力學習,這四件事都是種其因,得其果。要明白,富貴人家,不會去貪圖貧窮人家的食物。天神眾是以七寶貴重之物莊嚴宮殿,自然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天神眾怎會捨棄天上的美味甘露,來吃你準備的這些牲畜血肉?你以邪法為正,亂行祭拜,想要藉由殺生獲得長生,根本就違背了生存之道,更何況是殺害這麼多眾生的生命,而妄想救一人的性命?」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若人壽百歲 勤事天下神 象馬用祭祀 不如行一慈」
意思就是,如果有人想活到一百歲,為此勤勞地天天用象、馬、羊作犧牲品去祭拜天下一切天神,還不如做一件護生仁慈之事。
故事二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為天人說法,城中有一位婆羅門教的長者,家財無數,但是為人吝嗇,不願意布施濟助他人,吃飯時都是將門關著,不歡迎客人到他家來。如果當他吃飯時,就會命令看門的人將門關緊,不讓人走進來。如果有乞丐、出家修行人走進,也不願和他們相見。
有一天這位長者忽然想要吃一頓美食,要他的妻子去廚房做菜並交代她殺一隻肥雞,加生薑和胡椒調味煨熟。過沒多久佳餚擺滿桌,長者便吩咐關門,夫婦二人帶著他們的小兒子坐下一同吃飯。這對夫婦很疼愛孩子,輪流夾著雞肉往孩兒嘴巴裡送。
佛陀感應到這個長者前世得度的因緣到了,就變成一位比丘,趁長者不注意,突然出現在餐桌旁來到長者面前,一面祝福一面說:「長者,請您布施一點飯菜吧!會得大富的!」這位老婆羅門抬頭一看,是一位比丘,便開口大罵:「你是出家人,為何沒有羞恥的心,我們家人在吃飯,你為何這樣莽撞衝進來!?」
比丘:「是你自己愚癡,不知羞恥。」
老婆羅門說:「我和家人在一起團聚吃飯,有什麼好羞恥?」
比丘說:「你殺了父親,娶了母親,還供養怨家,你才要不知慚愧!」老婆羅門聽見佛陀化成的比丘這麼說,驚恐地問:「你這出家人怎麼這麼說話!?」比丘說:「桌上的雞是你前世的爸爸,因為為人慳貪吝嗇,才會出生做雞,今天被你所吃。你這個兒子,過去作過羅剎鬼,當時你是商人,乘船入海,墮羅剎國,被他吃了;五百世之後,他生為你的孩子,是因為你還有餘罪,所以他是來害你的。而你今天的妻子,過去生是你的媽媽,因爲太愛你了,今生反過來嫁給你,成為你的妻子。」比丘說:「生死輪迴,往來六道,哪個凡夫知道啊?」
長者一聽,嚇都嚇死了。這時佛便展現威神,讓長者能看到前世的景象,長者見到佛陀現身,心如明鏡,對自己的宿命立刻清清楚楚,當下懺悔並感謝佛陀開示,向佛求受五戒。佛為他說法,他便證得初果。
這個兩個故事都是出自《法句譬喻經》,從這裡就能知道「慈心不殺」、「茹素不吃眾生肉」的道理,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過我們了,不僅是以因果來勸人不吃眾生肉,也不以眾生肉來祭祀神明。但因為我們太貪口慾,就為了這短短三寸舌根的距離,找種種的理由,走了那麼久,至今還在這裡。
眾生真的很苦,我們現在還可以聽聞佛法,遇到師父上人這麼難得的師長,教我們不殺生、吃全素、不吃蛋奶的道理,還能有這個道場可以在大殿裡一步一步的念佛,我們要好好地珍惜,把握每一次念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