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各位蓮友 祝福福慧增長、業障消除、健康平安
為謹慎防疫,回寺請戴口罩、勤洗手。若身體已感不適請暫緩回寺,可在線上收看共修直播。
若有準備供品,供品不可含蛋、奶、蜂蜜、明膠、五辛、酒…等葷腥。
世界各地災難不斷,慎勿放逸。
各位蓮友 祝福福慧增長、業障消除、健康平安
為謹慎防疫,回寺請戴口罩、勤洗手。若身體已感不適請暫緩回寺,可在線上收看共修直播。
若有準備供品,供品不可含蛋、奶、蜂蜜、明膠、五辛、酒…等葷腥。
世界各地災難不斷,慎勿放逸。
(註:本文中人物名稱已隱去或簡化,以尊重當事人隱私)
【一、緣起於文字,深入於悲心】
與資深作家 J 女士的因緣,最初只是源於一份工作上的合作。她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一位資深撰稿人,也曾任職於 Discovery Channel,負責撰寫我當選院士後在美國科學院雜誌的專訪文章。雖然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僅一千八百字,我卻提供了大量背景資料,包括家庭、童年經歷,以及佛法對我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特別是師父慧深法師如何深遠地轉變了我的人生方向。儘管她是一位基督徒,卻展現出對佛法如何影響我生命的真誠興趣。
在數月的往來溝通中,我感受到她不僅敬業、細膩,更有一顆敏感、柔軟而真誠的心。她也多次提及對年邁母親 V 媽媽的深厚情感,讓我對這位素未謀面的長者心生敬意。
2025 年 4 月 13 日,在得知我岳父病危並已住進加護病房後,我決定立即飛回台灣,陪伴他與我太太的家人。我也向 J 女士告知此事。隔日(4 月 14 日),她回信提及,她的母親 V 媽… 閱讀全部
人生的苦和煩惱,都是從愛慾之所生,要解脫眾生之苦,人我是非煩惱,要有慈悲心、包容心,不踰越做人的規矩。
有慈悲心,就會有柔和的態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人人都以慈、忍,實施於家庭、於一切眾生,人間便會長久散發的愛的光芒。
每一天我都覺得生活在感恩的心念中,因為以感恩之心來生活,即使多麼辛苦都覺得非常快樂。
修行,就是要知道做人的道理了,修行道場就在生活中。人人都以慈、忍,施於家庭、施於一切眾生,人間便會散發愛的光芒。每一個時刻都要警惕自己、以平常心看事待人,生活從容,時時感恩,處處感恩,人人感恩,事事感恩。
阿彌陀佛,我以下跟大家分享4月13號到昨天發生的事,4月13號是地藏法會,我前一天晚上就夢到我往生的幾位長輩,然後夢到我台北的家附近有很多傷亡的眾生,我想到那邊鄰近都是礦區開發發展的,因此我決定端午節假期要回去持咒誦經灑淨,希望能夠救助一些眾生。
再來就是4月24日,清晨一點半我突然睡醒,之後就因為身體難過睡不著,眼睛好像黏住了,我整個嘴巴完全沒有唾液,嘴唇裡面內部都黏住。我很緊張,怎麼會這樣,然後我馬上就看到一個骷髏頭,我好像變成骷髏頭,然後雙手一摸,我的太陽穴都凹陷,摸到的就是骨頭,我當時有三四十秒愣住,後來就趕快念佛,就一直念,一直念阿彌陀佛,我相信有受苦的眾生,請阿彌陀佛救助這些眾生,我一直念念一個小時,然後之後好像就緩解了、改善了,然後就趕快起來喝水。躺下去睡前,我又把水放在床邊想到萬一馬上要喝水就可以喝,同時一躺下去,我馬上想到我有不給食物吃不給水喝的傷害的眾生,那我就再繼續懺悔… 閱讀全部
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每個人經歷的故事,也不同,很難了解别人的感受。換個角度看,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
時間不停的走著,年齡也不停的在增長,當我們遇到苦難挫折時,只要以積極的心態角度思考,換個方式度過,讓自己從負面情緒裡優雅地走出来。
人事的艱難與琢磨,就是一種考驗,任何批評都是寶貴的一課。人如不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修養是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而成。汙穢的淤泥裡,也產生清蓮;荊棘叢中,也生百合花。
行為言語顯現精神文化的內涵,培養寬大的心量,心量大才能發揮大愛,能原諒別人,就是最有福的人。